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营养卫生、食品卫生论文--饮食卫生与食品检查论文--食品卫生与检验论文

食品中汞和铅形态的HPLC-ICP-MS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前言第8-22页
   ·研究背景第8-11页
     ·汞、铅形态分析的定义及应用第8-9页
     ·汞、铅理化性质及主要来源第9页
     ·汞、铅的存在形式及毒性第9-11页
     ·食品中汞、铅限量标准第11页
   ·汞、铅的分析方法第11-17页
     ·形态分离手段第11-14页
     ·分析检测方法第14-15页
     ·汞、铅形态分析的联用技术第15-17页
   ·形态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第17-20页
     ·超声辅助提取(UAE)第17页
     ·微波辅助萃取(MAE)第17-18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第18页
     ·固相萃取法(SPE)第18页
     ·分散型液液微萃取法(DLLME)第18-20页
   ·汞、铅形态分析在食品中的研究现状第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0页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第22-23页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3-25页
     ·实验材料第23页
     ·化学试剂和标准物质第23-25页
   ·试剂和标准溶液的配制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30页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第26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条件的优化第26-27页
     ·样品的处理第27-29页
     ·汞、铅总量的测定第29页
     ·汞、铅形态的分析第29-3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0-54页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30-35页
     ·色谱柱的选择第30页
     ·流动相中螯合剂的选择第30-31页
     ·流动相中缓冲盐的选择及浓度的优化第31-32页
     ·流动相pH的优化第32-33页
     ·甲醇比例的优化第33-34页
     ·流速及柱温的优化第34-35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条件优化第35-36页
   ·方法学评价第36-39页
     ·典型色谱图和检出限第36-38页
     ·标准曲线第38页
     ·方法的精密度第38-39页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第39-45页
     ·植物源性食品第39页
     ·动物源性食品第39-41页
     ·海产品第41页
     ·分散型液液微萃取过程的优化第41-45页
   ·所建立的方法在食品中的应用第45-54页
     ·汞、铅总量的测定第45-46页
     ·汞、铅形态分析第46-54页
4 结论第54-55页
5 展望第55-56页
6 参考文献第56-63页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3-64页
8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稳态化研究
下一篇:薏米多糖对A549细胞的损伤及侵袭转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