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导言 | 第8-14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目的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相关研究状况及评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的重点、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13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 第14-19页 |
·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第15-16页 |
·促进新疆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 | 第16-17页 |
·有利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 第17-19页 |
3.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 第19-37页 |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佳,政治理论修养不够 | 第19-27页 |
·共产主义信仰淡化 | 第20-21页 |
·价值观念多元化 | 第21-23页 |
·社会责任感的弱化 | 第23页 |
·对民族政策的认识模糊 | 第23-25页 |
·宗教的影响不断深化 | 第25-26页 |
·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煽动与渗透加剧 | 第26-27页 |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问题 | 第27-30页 |
·网络文化影响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第28页 |
·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道德观 | 第28-29页 |
·迷恋网络,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 第29页 |
·网络的迅速发展, 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 第29-30页 |
·学习、经济、就业压力加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 第30-32页 |
·学业基础较差而产生的思想问题 | 第30-31页 |
·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思想问题 | 第31页 |
·就业压力而产生的思想问题 | 第31-32页 |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 第32-37页 |
·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亟待提高 | 第33页 |
·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较少 | 第33-34页 |
·缺乏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间的协作 | 第34-37页 |
4.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问题的对策 | 第37-52页 |
·从实际出发,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 第37-43页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37-39页 |
·加强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 第39页 |
·加强感恩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 第39-41页 |
·突出民族团结教育,加强“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 | 第41页 |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无神论教育 | 第41-42页 |
·加强和改进新疆高校反渗透教育 | 第42-43页 |
·优化网站建设,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 | 第43-45页 |
·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 | 第43-44页 |
·加强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与引导 | 第44页 |
·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辨别网络的利弊 | 第44-45页 |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 第45页 |
·以人为本,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 第45-48页 |
·关注、关心、关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问题 | 第46-47页 |
·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 | 第47页 |
·多管齐下,引导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择业观念 | 第47-48页 |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 第48-52页 |
·建设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 第49页 |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良性机制 | 第49-50页 |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