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西沟煤矿灭火区生态修复的土壤基质改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第二章 矿区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 第10-17页 | 
| ·生态修复的概念 | 第10页 | 
| ·国内外煤矿灭火区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煤矿灭火区土壤基质改良方法研究 | 第13-17页 | 
| ·物理方法 | 第13-14页 | 
| ·化学方法 | 第14-15页 | 
| ·生物方法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区 | 第17页 | 
|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与分析 | 第17页 | 
| ·土壤基质改良初步方案的拟定 | 第17页 | 
| ·温室大棚试验确定最佳改良方案 | 第17-18页 |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 ·外业工作方面 | 第18-20页 | 
| ·内业工作方面 | 第20-21页 |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2-28页 | 
| ·研究区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 ·气候特征 | 第22-23页 |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23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3页 | 
| ·煤矿山的立地条件 | 第23-28页 | 
| ·气候条件 | 第23-24页 | 
| ·地形特征 | 第24页 | 
| ·灭火废弃地的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 ·灭火废弃地土壤的供肥能力 | 第25页 | 
| ·植物情况 | 第25-28页 | 
| 第五章 改良前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 | 第28-40页 |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28-35页 | 
| ·土壤温度 | 第28-30页 | 
| ·土壤机械组成 | 第30-32页 | 
|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 | 第32-33页 | 
| ·土壤含水量 | 第33-35页 | 
| ·土壤化学性质 | 第35-38页 | 
| ·土壤p H值 | 第35-36页 | 
| ·土壤有机质含量 | 第36-37页 | 
| ·土壤养分含量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土壤物理性质方面 | 第38-39页 | 
| ·土壤化学性质方面 | 第39-40页 | 
| 第六章 灭火废弃地土壤基质改良试验研究 | 第40-57页 |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40-42页 | 
| ·试验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 | 第42-55页 |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42-51页 | 
| ·土壤化学性质 | 第51-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55-56页 | 
| ·土壤化学性质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57-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 ·特色与创新 | 第57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