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M的多孔金属桩核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前言 | 第11页 |
·桩核冠修复简介 | 第11-14页 |
·桩核冠的组成和作用 | 第11-13页 |
·桩核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7-20页 |
·文本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框架 | 第18-20页 |
第2章 基于SLM的多孔金属桩核及其力学评价 | 第20-27页 |
·桩核的分类和优缺点 | 第20-21页 |
·金属桩的优缺点 | 第20页 |
·纤维桩的优缺点 | 第20-21页 |
·陶瓷桩的优缺点 | 第21页 |
·桩核修复失效分析 | 第21-24页 |
·桩核修复失效的形式 | 第21页 |
·桩核修复失效形式的分析 | 第21-22页 |
·桩核修复系统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22-24页 |
·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在.腔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基于SLM的多孔金属桩核及其力学评价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SLM的多孔金属桩核设计 | 第27-37页 |
·桩核的设计和要求 | 第27-29页 |
·桩的长度 | 第27-28页 |
·桩的直径 | 第28-29页 |
·桩的形态 | 第29页 |
·多孔结构单元的设计 | 第29-33页 |
·多孔结构的定义 | 第29-30页 |
·多孔结构的参数 | 第30-31页 |
·孔隙率的定义 | 第31-32页 |
·孔隙率和弹性模量的关系 | 第32页 |
·孔隙率和破坏强度的关系 | 第32-33页 |
·SLM多孔金属桩核的设计 | 第33-36页 |
·SLM多孔金属桩核的外形设计 | 第33-34页 |
·SLM多孔金属桩核的多孔设计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SLM多孔金属桩核的有限元仿真 | 第37-50页 |
·有限元法基础 | 第37-38页 |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37-38页 |
·有限元法在桩核修复领域的运用 | 第38页 |
·SLM多孔金属桩核修复上颌中切牙的有限元分析 | 第38-47页 |
·几何建模 | 第38-40页 |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 | 第40页 |
·桩核结构和有限元材料属性 | 第40-42页 |
·边界条件确定 | 第42-43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SLM多孔金属桩核抵抗外伤的有限元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SLM多孔金属桩核的抗折性能实验 | 第50-62页 |
·实验方案 | 第50-51页 |
·实验模型制备 | 第51-53页 |
·实验平台搭建 | 第53-56页 |
·实验设备 | 第53-54页 |
·实验平台组成 | 第54-55页 |
·实验步骤 | 第55-56页 |
·实验结论分析 | 第56-6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实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的比较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