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即刻种植的个性化拟自然牙种植体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牙种植概述 | 第11-14页 |
| ·种植义齿修复技术 | 第11-12页 |
| ·牙种植体系统 | 第12-13页 |
|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 | 第13-14页 |
| ·即刻种植方式 | 第14-15页 |
| ·个性化拟自然牙种植体的提出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9-22页 |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0页 |
| ·论文的框架 | 第20-22页 |
| 第2章 个性化拟自然牙种植体的设计原则 | 第22-33页 |
| ·口腔种植生物学基础 | 第22-25页 |
| ·骨结合理论 | 第22-23页 |
| ·种植体的生物学封闭 | 第23-24页 |
| ·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 | 第24-25页 |
| ·口腔种植中的生物力学 | 第25-27页 |
| ·骨力学 | 第25-26页 |
| ·种植体的力学性能 | 第26-27页 |
| ·种植体的特性 | 第27-28页 |
| ·种植体的材料 | 第27页 |
| ·种植体的表面处理 | 第27-28页 |
| ·种植体与基台的连接方式 | 第28页 |
| ·种植义齿修复 | 第28-29页 |
| ·种植义齿的分类 | 第28-29页 |
| ·种植义齿的修复原则 | 第29页 |
| ·牙种植评价准则 | 第29-32页 |
|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评价 | 第29-31页 |
| ·牙种植成功标准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影响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因素的实验研究 | 第33-45页 |
| ·影响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因素 | 第33-34页 |
| ·实验方案的提出 | 第34-35页 |
| ·实验平台组成及实验步骤 | 第35-40页 |
| ·实验模型的选择与制备 | 第35-38页 |
| ·实验步骤 | 第38-40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 ·过盈量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 ·骨缺损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压入力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影响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因素的数值仿真研究 | 第45-54页 |
| ·有限元法基础 | 第45-47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45-46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第46-47页 |
| ·有限元模型构建 | 第47-50页 |
| ·三维模型创建 | 第47-48页 |
| ·材料参数赋值 | 第48-49页 |
| ·单元网格划分 | 第49-50页 |
| ·边界条件及载荷定义 | 第50页 |
|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 ·过盈量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 ·骨缺损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个性化拟自然牙种植体的设计与制造 | 第54-68页 |
| ·设计思路 | 第54-55页 |
| ·设计过程 | 第55-64页 |
| ·口腔CT数据获取 | 第55-56页 |
| ·逆向工程反求牙齿三维模型 | 第56-59页 |
| ·种植体的设计 | 第59-62页 |
| ·基台的设计 | 第62-64页 |
| ·制造方法 | 第64-67页 |
|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 | 第64-65页 |
| ·种植体的制造过程 | 第65-66页 |
| ·制造结果评价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总结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附录A | 第70-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