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工作面混合注水降尘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煤层注水在国外的发展 | 第12-13页 |
·煤层注水在国内的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3#煤层基础参数测试及可注性评价 | 第17-25页 |
·3#煤层基础参数测定 | 第17-23页 |
·煤样的制取 | 第17页 |
·煤体含水率的测定 | 第17-18页 |
·煤体吸水率的测定 | 第18-20页 |
·煤体孔隙率的测定 | 第20-21页 |
·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 | 第21-22页 |
·3#煤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测定 | 第22-23页 |
·煤体可注性评价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煤层注水机理及注水方式研究 | 第25-37页 |
·水在煤层中的润湿过程 | 第25-27页 |
·沾湿过程 | 第25-26页 |
·粘附润湿过程 | 第26页 |
·铺展润湿过程 | 第26-27页 |
·水在煤体中的运动动力及状态 | 第27-30页 |
·水在煤体中的运动的动力 | 第27-28页 |
·水在煤体中的运动状态 | 第28-30页 |
·煤层注水降尘机理 | 第30-31页 |
·注水方式研究 | 第31-35页 |
·注水方式分类 | 第31-32页 |
·混合注水方式研究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动静压混合注水参数研究优化 | 第37-69页 |
·最大脉冲注水压力的确定 | 第37-48页 |
·注水压力与注水流量数值拟合 | 第37-44页 |
·注水压力与注水时间关系研究 | 第44-48页 |
·动静压注水时间与注水量的关系 | 第48-52页 |
·静压注水时间与注水流量规律研究 | 第52-54页 |
·注水间隔时间确定 | 第54-57页 |
·最佳注水区域的确定 | 第57-62页 |
·1303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测定 | 第57-59页 |
·注水区域与注水量、注水流量关系研究 | 第59-61页 |
·注水区域分区特征 | 第61-62页 |
·润湿剂选择及注水效果分析 | 第62-66页 |
·润湿剂的选择 | 第62-64页 |
·润湿剂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润湿半径考察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 1302综放工作面煤层注水试验研究 | 第69-85页 |
·试验矿井工作面概况 | 第69-70页 |
·注水钻孔参数 | 第70-72页 |
·钻孔布置方式 | 第70-71页 |
·钻孔倾角及孔径 | 第71页 |
·钻孔长度 | 第71-72页 |
·钻孔间距 | 第72页 |
·注水超前工作面距离 | 第72页 |
·注水工艺参数 | 第72-74页 |
·注水方式 | 第72页 |
·单孔注水量 | 第72-73页 |
·最大脉冲压力确定 | 第73页 |
·注水时间分配 | 第73页 |
·注水流量调控 | 第73-74页 |
·封孔工艺及设备 | 第74-76页 |
·注水系统布置及施工方法 | 第76-79页 |
·注水管路联接 | 第76-78页 |
·注水施工方法 | 第78-79页 |
·注水效果考察 | 第79-83页 |
·降尘效果考察 | 第79-81页 |
·含水率测定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5-89页 |
·主要结论 | 第85-87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作者简历 | 第93-9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