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科院科技园综合楼建筑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案例分析 | 第12-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相关案例 | 第13-18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项目综合分析与总体定位 | 第21-27页 |
| ·项目背景 | 第21-23页 |
| ·项目区位分析 | 第21-22页 |
| ·项目目标定位 | 第22-23页 |
| ·项目建设情况 | 第23页 |
| ·设计方案创作过程 | 第23-24页 |
| ·项目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 ·问题发现 | 第24页 |
| ·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 ·人性化原则 | 第24-25页 |
| ·生态化原则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空间形态的设计策略 | 第27-51页 |
| ·适宜的场地设计 | 第27-31页 |
| ·基地的利用 | 第27-29页 |
| ·与自然要素的结合 | 第29-30页 |
| ·形体与道路的关系 | 第30-31页 |
| ·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第31-45页 |
| ·人性化需求分析 | 第31-37页 |
| ·公共空间设计 | 第37-38页 |
| ·入口空间设计 | 第38-40页 |
| ·交流空间设计 | 第40-45页 |
| ·形态的多样化设计 | 第45-49页 |
| ·建筑外形设计 | 第45-47页 |
| ·形体体量控制 | 第47-48页 |
| ·立体绿化设计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生态技术的应用策略 | 第51-73页 |
| ·园区光环境设计策略 | 第51-58页 |
| ·建筑遮阳的形式及应用 | 第51-55页 |
| ·被动式采光设计 | 第55-58页 |
| ·园区风环境设计策略 | 第58-65页 |
| ·自然通风的形式及应用 | 第58-62页 |
| ·被动式热压通风设计 | 第62-65页 |
| ·园区热舒适环境设计策略 | 第65-71页 |
| ·夏季隔热措施 | 第65-68页 |
| ·采暖舒适性设计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附录 | 第79-87页 |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