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情绪 | 第10-11页 |
·情绪的概念 | 第10页 |
·情绪的分类 | 第10-11页 |
·大学生情绪状况 | 第11页 |
·情绪调节 | 第11-13页 |
·情绪调节的概念 | 第11-12页 |
·情绪调节的策略 | 第12-13页 |
·正念 | 第13-17页 |
·正念的概念 | 第13-14页 |
·正念的发展历史 | 第14页 |
·正念训练及疗法概述 | 第14-16页 |
·正念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正念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 第17-20页 |
·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实证研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构想 | 第20-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研究背景 | 第20页 |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0-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假设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研究一大学生情绪状况调查 | 第23-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被试 | 第23页 |
·研究工具 | 第23页 |
·研究程序 | 第23页 |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研究结果 | 第24-28页 |
·大学生情绪状况总体特征 | 第24-25页 |
·大学生积极情绪特征 | 第24页 |
·大学生消极情绪特征 | 第24-25页 |
·大学生情绪状况的总体特征 | 第25页 |
·大学生情绪状况的性别差异 | 第25-26页 |
·大学生积极消极情绪状况的性别差异 | 第25-26页 |
·大学生情绪各特质的性别差异 | 第26页 |
·大学生情绪状况的年龄差异 | 第26-2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8-30页 |
·大学生情绪状况总体特征及差异检验分析 | 第28页 |
·大学生情绪状况的性别差异检验分析 | 第28页 |
·大学生情绪状况的年龄差异检验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研究二正念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 | 第30-47页 |
·研究目的及假设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被试 | 第30页 |
·研究工具 | 第30-31页 |
·研究程序 | 第31-32页 |
·研究效果评估方法 | 第32-33页 |
·量表评估方法 | 第32页 |
·质性评估方法 | 第32-33页 |
·正念取向的情绪调控团辅方案 | 第33-35页 |
·方案设计与前期准备 | 第33页 |
·团体辅导具体方案 | 第33-35页 |
·研究结果 | 第35-43页 |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情绪状况前后测差异比较 | 第35-37页 |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正念水平前后测差异比较 | 第37-38页 |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前后测差异比较 | 第38-39页 |
·质性研究结果 | 第39-4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3-47页 |
·实验组被试情绪状态在团辅前后的变化 | 第43-44页 |
·实验组被试正念水平在团辅前后的变化 | 第44-45页 |
·实验组被试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团辅前后变化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总结 | 第47-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47-48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47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