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

“被低碳”解析与低碳对社会生活的重塑--社会政策视域下中国融入低碳时代的构想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5页
 一、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5页
第一章 低碳时代到来与中国“被低碳”意识觉醒第15-19页
 第一节 低碳时代的到来第15-17页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第15-16页
  二、低碳理念的普及第16-17页
 第二节 中国“被低碳”意识的觉醒第17-19页
第二章西方国家低碳主导下中国“被低碳”困境解析第19-30页
 第一节 中国面临“被低碳”困境的原因分析第19-21页
  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贸易面临压力第19-20页
  二、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问题上面临压力第20页
  三、中国气候威胁论面前国际舆论的压力第20-21页
 第二节“被低碳”困境对中国的影响第21-23页
  一、国际政治与外交层面第21-22页
  二、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层面第22-23页
  三、国家主权与国际气候体制层面第23页
 第三节 “被低碳”困境下中国面临的困难第23-26页
  一、中国发展智能低碳模式的制约因素第24-25页
  二、我国能源消费的“高碳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第25-26页
 第四节 中国“被低碳”困境的出路第26-30页
  一、调整产业结构第27页
  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第27-28页
  三、强化节能,提高能效第28页
  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28页
  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第28-30页
第三章 低碳对中国社会生活的重塑第30-40页
 第一节 低碳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第30页
 第二节 从奢侈到低碳:社会生活方式转型第30-35页
  一、奢侈型社会生活第31-32页
  二、低碳社会生活第32-35页
 第三节 低碳对社会生活的重塑第35-40页
  一、低碳理念内化为社会价值观第35-36页
  二、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消费方式第36-38页
  三、重塑全方位的社会责任体系第38-40页
第四章 社会政策视域下中国低碳模式的实现路径第40-48页
 第一节 强制性的法规标准第40-41页
 第二节 社会意识和社会系统的政策创新第41-43页
  一、碳足迹制度第41-42页
  二、碳抵消制度第42页
  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视化第42页
  四、低碳化教育的实施第42-43页
 第三节 激励性的财税政策第43-45页
  一、征收税费第43-44页
  二、财政支持第44-45页
 第四节 碳排放交易政策第45-46页
  一、政策的类型第45页
  二、碳交易实施措施第45-46页
 第五节 针对消费终端的低碳补贴政策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名制社交网站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人人网”为例
下一篇:谈中国人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