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第2章 儒家“华夏民族情结”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 第15-26页 |
| ·儒家文化心理的内涵 | 第15-16页 |
| ·儒家“华夏民族情结”的内涵 | 第16-18页 |
| ·民族文化自豪感 | 第16-17页 |
| ·爱国主义精神 | 第17-18页 |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选择与坚守 | 第18-23页 |
| ·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梦 | 第18-20页 |
| ·现代中国的独立富强梦 | 第20-21页 |
| ·当代中国的伟大复兴梦 | 第21-23页 |
| ·儒家“华夏民族情结”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 第23-26页 |
| ·“华夏民族情结”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精神动力 | 第23-24页 |
| ·“中国梦”是儒家“华夏民族情结”的现代响应 | 第24-26页 |
| 第3章 儒家“亲情情感心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 | 第26-39页 |
| ·儒家“亲情情感心理”的内涵 | 第26-29页 |
| ·仁与情 | 第26-27页 |
| ·家与国 | 第27-28页 |
| ·圣与王 | 第28-29页 |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 第29-35页 |
| ·“民为本”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第29-30页 |
|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人民本位”思想 | 第30-33页 |
| ·中国梦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第33-35页 |
| ·儒家“亲情情感心理”与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 | 第35-39页 |
| ·“亲情情感心理”是为人民服务的情感动力 | 第35-36页 |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推己及人 | 第36页 |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社会责任意识 | 第36-37页 |
| ·“泛爱众”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第37-39页 |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儒学信仰的契合 | 第39-48页 |
|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儒学信仰 | 第39-42页 |
| ·中国共产党的信仰 | 第39-40页 |
| ·儒学信仰 | 第40-42页 |
| ·信仰驻地的契合 | 第42-43页 |
| ·价值意蕴的契合 | 第43-45页 |
| ·信仰对象的契合 | 第45-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