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对虾肠道菌群动态平衡的免疫调控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符号说明第14-16页
第一章 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研究进展第16-37页
 第一节 哺乳动物的肠道天然免疫概述第16-21页
  1. 肠道菌群的功能第16-17页
  2. 肠道中参与免疫反应的分子和细胞第17-21页
     ·炎性小体第17-19页
     ·Ⅰ-型干扰素在肠道细菌感染中的作用第19页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mphoid cells,ILCs)第19-20页
     ·辅助性T细胞第20-21页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肠道免疫第21-29页
  1. 果蝇的肠道免疫第21-27页
     ·果蝇肠道结构第22页
     ·果蝇肠道是动态的器官第22-23页
     ·IMD信号和AMPs的产生第23-24页
     ·IMD途径的限制调节第24-25页
     ·抗菌免疫反应中活性氧(ROS)的产生第25-26页
     ·感染后肠道上皮的再生第26-27页
  2. 对虾肠道细菌第27-28页
  3. 甲壳动物的免疫研究第28-29页
 第三节 活性氧的产生及其在肠道免疫中的功能第29-34页
  1. NOX(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家族第29-31页
  2. DUOX的结构和活性调节第31-34页
     ·DUOX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第31-33页
     ·DUOX的活性调节第33页
     ·G蛋白偶联受体第33-34页
 第四节 肠道免疫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第34-37页
第二章 双氧化酶(DUOX)通过产生活性氧调节对虾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第37-58页
 一、前言第37-38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38-44页
  1. 试剂和材料第38-39页
  2. 仪器第39页
  3. 肠道可培养菌群的鉴定第39页
  4. 对虾的经口感染和样品收集第39-40页
  5. 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40页
  6.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第40-41页
  7. 半定量RT-PCR和实时定量PCR第41页
  8. 双链RNA的合成和RNA干扰第41-42页
  9. ROS相对含量检测第42-43页
  10. 干扰MjDUOXs后存活率检测第43页
  11. 干扰MjDUOXs后细菌清除检测第43页
  12. MjDUOXs干扰后对虾肠道细菌计数与鉴定第43页
  13. 对虾中肠冷冻切片的制作和H&E染色第43-44页
 三、结果第44-56页
  1. 对虾肠道中可培养菌群分析第44页
  2. 对虾经口感染方法的建立第44-45页
  3. MjDUOX2序列特征第45-51页
  4. 组织分布和表达模式第51-52页
  5. MjDUOXs基因RNA干扰并感染弧菌后对虾存活率降低第52-53页
  6. 利用RNA干扰敲降MjDUOXs基因表达后对虾肠道的ROS水平降低第53页
  7. 高水平的ROS抑制MjDUOXs的表达第53页
  8. 干扰MjDUOXs后肠道细菌菌群发生变化第53-55页
  9. 弧菌刺激MjDUOXs干扰对虾后肠道形态的观察第55-56页
 四、讨论第56-58页
第三章 过氧化氢酶参与肠道微生物动态平衡的调控第58-75页
 一、前言第58-59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59-64页
  1. 试剂、仪器、载体和菌株第59页
  2. 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59页
  3. MjCAT系统发生分析第59页
  4. 半定量RT-PCR和实时定量PCR第59-60页
  5. MjCAT重组表达和纯化第60-61页
  6.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第61-62页
  7. MjCAT蛋白表达模式第62页
  8. ROS检测第62-63页
  9. 组织样品中MjCAT酶活性检测第63页
  10. 双链RNA的合成和RNA干扰第63页
  11. 干扰MjCAT后细菌计数和鉴定第63页
  12. 干扰MjCAT后进行存活率和细菌清除实验第63页
  13. 对虾中肠冷冻切片的制作和H&E染色第63-64页
 三、结果第64-73页
  1. MjCAT的cDNA克隆,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64-66页
  2. 对虾肠道感染弧菌后MjCAT表达量上调且酶活性增高第66-68页
  3. 肠道感染弧菌后ROS水平升高第68-69页
  4. MjCAT可以降低ROS的积累并改变肠道中的细菌种群第69-71页
  5. 敲降MjCAT表达再经口感染弧菌后对虾的存活率下降第71-73页
 四、讨论第73-75页
第四章 G-蛋白偶联受体依赖的ROS产生的信号途径参与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调控第75-92页
 一、前言第75-76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76-79页
  1. 试剂、仪器、载体和菌株第76页
  2. 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76页
  3. 序列克隆和系统发生树分析第76-77页
  4. 半定量RT-PCR和实时定量PCR第77页
  5. 基因干扰并筛选GPCRs第77页
  6. GPCR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和细菌结合实验第77-78页
  7. GPCR过表达第78页
  8. ROS检测第78页
  9. 钙离子抑制第78-79页
  10. 钙离子检测第79页
 三、结果第79-90页
  1. 日本囊对虾中的GPCRs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第79-81页
  2. 干扰GPCR后MjDUOXs表达量降低第81-82页
  3. 干扰MjMeGPCR后对虾肠道中细菌数增加第82页
  4. 干扰MjMeGPCR后ROS·含量降低,过表达MjMeGPCR后ROS含量升高第82-83页
  5. MjMeGPCR结合细菌第83-84页
  6. 对虾肠道感染弧菌后肠细胞之中Ca~(2+)浓度升高且肠道中ROS含量升高第84-85页
  7. 弧菌刺激后MjATF2表达量升高第85-86页
  8. 干扰MjATF2后ROS降低且细菌种群变化第86-88页
  9. Mjp38的组织分布第88页
  10. Mjp38活性受抑制之后MjDUOXs的表达量和ROS相对含量降低第88-90页
 四、讨论第90-92页
论文创新点总结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04-10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因子Akirin对免疫缺陷(IMD)信号途径的调控研究
下一篇:两类天然产物的抗真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