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水生动物学论文

黄东海夏秋季微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动及与沙海蜇旺发的关系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0页
   ·大型水母旺发现象第14-15页
     ·大型水母旺发的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的影响第14-15页
     ·中国海域水母旺发的可能原因第15页
   ·微小型浮游动物的组成、分布及生态功能第15-18页
   ·微小型浮游动物和水母的关系第18-19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调查站位与样品采集第20-21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21-22页
     ·纤毛虫、桡足类无节幼体和夜光虫的分析第21页
     ·鞭毛虫荧光染色方法分析方法第21-22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2-23页
第三章 黄东海微型和小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与时空分布第23-73页
 第一节 环境因子第23-29页
     ·表层环境因子第23-25页
     ·10米层环境因子第25-29页
 第二节 微型鞭毛虫的时空分布第29-45页
     ·表层微型鞭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第29-30页
     ·10米层微型鞭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第30-44页
     ·自养微型鞭毛虫与异养微型鞭毛虫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44-45页
 第三节 浮游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与时空分布第45-63页
     ·浮游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第45-49页
     ·表层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及生产力时空分布第49-53页
     ·10米层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和生产力第53-54页
     ·E、G和I断面表层浮游纤毛虫的丰度、生物量和生产力第54-58页
     ·Cluster聚类分析第58-59页
     ·统计分析第59-63页
 第四节 桡足类无节幼体和夜光虫的时空分布第63-68页
     ·表层桡足类无节幼体的丰度和生物量及生产力分布第63-65页
     ·夜光虫的的丰度和生物量及生产力分布第65-68页
 第五节 讨论第68-73页
     ·黄东海浮游鞭毛虫现存量第68页
     ·黄东海浮游鞭毛虫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68页
     ·黄东海浮游纤毛虫的分布特征第68-70页
     ·黄东海桡足类幼体和夜光虫的分布特征第70页
     ·黄东海微小型浮游动物与水母旺发关系第70-73页
主要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个人简历第79-80页
科研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SAP和PTX1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
下一篇:热带西太平洋及南海北部陆坡海区浮游纤毛虫的垂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