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SAP和PTX1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第一节 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第11-21页
   ·细胞免疫第11-14页
     ·吞噬细胞第12-13页
     ·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第13-14页
     ·上皮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第14页
   ·体液免疫第14-17页
     ·细胞相关受体第14-16页
     ·体液可溶性分子第16-17页
   ·鱼类的免疫组织和器官第17-21页
     ·胸腺第17-18页
     ·头肾第18页
     ·脾脏第18-19页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第19-21页
 第二节 正五聚体蛋白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第21-23页
 第三节 SAP和PTX1的研究现状第23-30页
   ·SAP和PTX1的发现及分子特征第23-25页
   ·SAP的功能研究第25-27页
   ·PTX1的功能研究第27-30页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第二章 半滑舌鳎重组CsSAP的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第31-61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31-51页
   ·实验材料第31-34页
     ·实验动物半滑舌鳎第31页
     ·实验菌株(如下表)第31页
     ·实验病毒株第31-32页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第32-33页
     ·实验中涉及的分析软件第33-34页
   ·实验方法第34-51页
     ·正常生理条件下各组织中CsSAP的表达第34-37页
     ·细菌、病毒感染后CsSAP的表达变化第37-38页
     ·构建表达CsSAP重组蛋白(rCsSAP)的原核表达载体第38-41页
     ·诱导表达、纯化rCsSAP第41-44页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rCsSAP与细菌间的相互作用第44-45页
     ·免疫荧光显微镜术验证rCsSAP对荧光假单胞菌的结合作用第45页
     ·流式细胞术检测rCsSAP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第45-47页
     ·组织侵染实验检测rCsSAP对半滑舌鳎抗细菌、抗病毒免疫的影响第47-48页
     ·抗体封闭CsSAP对半滑舌鳎抗细菌免疫的影响第48-51页
 第二节 实验结果第51-57页
   ·CsSAP序列分析第51-52页
   ·CsSAP基因的组成型表达谱第52页
   ·细菌、病毒感染后CsSAP基因在免疫组织中的表达第52-53页
   ·rCsSAP重组蛋白结合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第53-55页
   ·rCsSAP-细菌复合物影响宿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吞噬活性第55-56页
   ·rCsSAP对舌鳎抗细菌和抗病毒的作用第56-57页
   ·抗体封闭CsSAP对舌鳎抗细菌免疫反应的作用第57页
 第三节 讨论第57-59页
 第四节 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半滑舌鳎CsPTX1的免疫功能研究第61-79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61-69页
   ·实验材料第61页
   ·实验步骤第61-69页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sPTX1基因序列第61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CsPTX1基因第61-62页
     ·qRT-PCR检测CsPTX1基因的组成型表达第62页
     ·qRT-PCR检测细菌、病毒刺激后CsPTX1基因的表达变化第62-64页
     ·构建表达CsPTX1重组蛋白(rCsPTX1)的原核表达载体第64-65页
     ·诱导表达、纯化重组CsPTX1蛋白(rCsPTX1)第65-66页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rCsPTX1对细菌的结合活性第66-67页
     ·rCsPTX1凝集细菌实验第67页
     ·体外抑菌实验检测rCsPTX1对细菌的影响第67页
     ·扫描电镜检测细菌形态变化第67-68页
     ·组织侵染实验检测rCsPTX1对舌鳎抗细菌感染的影响第68-69页
 第二节 实验结果第69-75页
   ·CsPTX1序列分析第69-70页
   ·正常生理条件下CsPTX1基因的组成型表达谱第70页
   ·细菌、病毒刺激后CsPTX1基因在免疫组织中的表达第70-71页
   ·rCsPTX1结合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第71-72页
   ·rCsPTX1凝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第72-73页
   ·rCsPTX1对细菌体外增殖和生存的影响第73-74页
   ·rCsPTX1对细菌形态的影响第74-75页
   ·rCsPTX1对舌鳎抗细菌免疫反应的影响第75页
 第三节 讨论第75-78页
 第四节 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91页
个人简历第91-92页
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近海重要生态建群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vermiculophylla)的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黄东海夏秋季微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动及与沙海蜇旺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