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模块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社会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社会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模块化手机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内模块化手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模块化及功能模块划分方法流程分析 | 第15-29页 |
·模块化概念 | 第15-19页 |
·模块化产品的工业设计 | 第17页 |
·模块的造型设计特点 | 第17-18页 |
·模块化产品工业设计的基本方式。 | 第18-19页 |
·模块化设计的优点 | 第19-20页 |
·模块化设计的应用 | 第20-21页 |
·模块化划分方法分析 | 第21-24页 |
·模块化设计划分原则 | 第21页 |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模块划分方法 | 第21-24页 |
·基于用户需求的模块划分方法 | 第24页 |
·基于用户需求的模块划分流程 | 第24-28页 |
·用户需求获取 | 第24-26页 |
·用户需求的产品设计转化 | 第26-27页 |
·产品功能分解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智能手机模块化设计典型问题求解 | 第29-39页 |
·手机硬件功能模块划分分析 | 第29-31页 |
·手机硬件功能模块组合分析 | 第31-32页 |
·手机功能模块的识别性分析 | 第32-34页 |
·模块间结构接口设计分析 | 第34-35页 |
·手机与用户之间的人机分析 | 第35-36页 |
·模块化手机后期维护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目标用户的调查分析 | 第39-55页 |
·目标用户人群的确定 | 第39-40页 |
·用户人群模型的划分 | 第39页 |
·确定目标用户 | 第39-40页 |
·目标用户基本情况分析 | 第40-43页 |
·用户年龄特性分析 | 第40页 |
·用户职业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用户经济收入情况分析 | 第41-42页 |
·用户文化程度分析 | 第42页 |
·用户社会阶层分析 | 第42-43页 |
·用户心理特性分析 | 第43-46页 |
·生活方式 | 第43页 |
·兴趣爱好 | 第43-44页 |
·审美特性 | 第44-45页 |
·用户性格分析 | 第45-46页 |
·用户任务需求分析 | 第46-53页 |
·功能需求 | 第46-47页 |
·造型需求 | 第47-50页 |
·材质需求 | 第50-51页 |
·色彩需求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智能手机模块化设计 | 第55-71页 |
·模块化手机调研分析 | 第55-57页 |
·中兴的Eco-Mobius | 第55-56页 |
·索尼的XTRUD | 第56页 |
·Mobikoma | 第56-57页 |
·针对目标用户的模块化手机设计 | 第57-66页 |
·造型设计来源 | 第57-58页 |
·造型风格的确定 | 第58-60页 |
·色彩应用的确定 | 第60-61页 |
·功能模块划分的确定 | 第61-63页 |
·模块化手机方案确定 | 第63-66页 |
·设计结果的验证分析 | 第66-67页 |
·模块化手机后期维护理念初步设想 | 第67-70页 |
·后期维护功能介绍 | 第67-69页 |
·手机后期维护理念的实现简介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71-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