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二人台”舞蹈艺术特色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8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关于“二人台”源流的研究 | 第11-13页 |
(二) 关于“二人台”的音乐形态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 关于“二人台”的伴奏乐器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四) 关于“二人台”的音乐美学的研究 | 第15页 |
(五) 关于多学科的综合审视视角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研究目标及解决关键问题 | 第16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六、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七、特色与创新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二人台”艺术的渊源与发展概况 | 第18-25页 |
第一节 “二人台”艺术渊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二人台”的发展脉络 | 第20-25页 |
一、“二人台”艺术雏形 | 第20-22页 |
二、“二人台”发展历程 | 第22页 |
三、“二人台”黄金时代 | 第22-23页 |
四、“二人台”创新发展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二人台”舞蹈表演特征研究 | 第25-37页 |
第一节 “二人台”舞蹈形成渊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二人台”舞蹈的创作来源 | 第26-29页 |
一、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 第27-28页 |
二、戏曲表演的借鉴与融合 | 第28页 |
三、民间歌舞的创新和吸纳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二人台”表演中的舞蹈动作形态 | 第29-37页 |
一、“二人台”表演之手的技法 | 第29-31页 |
二、“二人台”表演之步的技法 | 第31-32页 |
三、“二人台”表演之造型 | 第32-33页 |
四、“二人台”表演之道具 | 第33-37页 |
第三章 “二人台”舞蹈艺术创新策略研究 | 第37-46页 |
第一节 转变认识抓住发展机遇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重视人才培养奠定创作根基 | 第38-40页 |
第三节 丰富舞蹈内容进行全新创编 | 第40-42页 |
第四节 拓展舞蹈表现形式活跃舞台 | 第42-43页 |
第五节 借助传媒力量进行舞蹈推广 | 第43-44页 |
第六节 加大改革发展力度推陈出新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