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外医保个人账户经验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抽样方法 | 第21页 |
·资料来源 | 第21页 |
·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4-47页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的政策比较 | 第24-25页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比较的描述性分析 | 第25-38页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比较的分段时间序列分析 | 第38-47页 |
5 讨论 | 第47-54页 |
·个人账户改革效果 | 第47-49页 |
·个人账户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 第49-52页 |
·本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 | 第52-54页 |
6 结论 | 第54-55页 |
·二级账户和门诊统筹的实施均积极释放了个人账户结余基金 | 第54页 |
·二级账户和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均有效缓解了参保人员疾病负担 | 第54页 |
·二级账户和门诊统筹政策的受益人群不同 | 第54页 |
·二级账户目前仍缺乏相应的人口结构基础,门诊统筹监管难度较大 | 第54页 |
·二级账户和门诊统筹的实施需要适宜的外部政策环境相协调 | 第54-55页 |
7 政策建议 | 第55-57页 |
·进一步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释放个人账户结余资金 | 第55页 |
·合理调整各年龄组人员个人账户划入和支出比例,保证在职与退休人群得到医疗服务补偿的相对公平 | 第55页 |
·建立与门诊统筹、二级账户相配套的外部政策环境 | 第55-56页 |
·各地因地制宜借鉴门诊统筹和二级账户的成功经验,控制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的配置和支出比例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文献综述 | 第5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