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炭阳极性能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铝电解工业概况 | 第9-11页 |
·国际铝电解工业现状 | 第9-10页 |
·我国铝电解工业现状 | 第10-11页 |
·我国铝用炭阳极生产现状 | 第11页 |
·铝用炭阳极生产工艺简介 | 第11-15页 |
·炭阳极原料简介 | 第11-13页 |
·炭阳极生产工艺简介 | 第13-15页 |
·炭阳极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5-22页 |
·原料质量 | 第15-17页 |
·微量元素的影响 | 第17-19页 |
·添加剂改性炭阳极 | 第19-22页 |
·添加剂对改性阳极炭耗的影响 | 第20-21页 |
·添加剂对改性阳极铝电解过程中电耗的影响 | 第21-22页 |
·炭阳极过度消耗的因素及机理 | 第22-24页 |
·铝用炭阳极消耗机理 | 第22-23页 |
·影响铝用炭阳极消耗的因素 | 第23-24页 |
·沥青改性方面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铝电解过程中直接电解制备铝钛合金 | 第25-26页 |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2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第27-35页 |
·炭阳极试验原料 | 第27页 |
·煅后焦 | 第27页 |
·煤沥青 | 第27页 |
·添加剂改性炭阳极的制备 | 第27-30页 |
·炭阳极反应性检测设备及方法 | 第30-32页 |
·空气反应性的检测设备及方法 | 第30-31页 |
·二氧化碳反应性的检测设备及方法 | 第31-32页 |
·炭阳极、沥青焦微观结构检测设备及方法 | 第32页 |
·沥青热解过程检测设备及方法 | 第32-33页 |
·电解试验设备及方法 | 第33-34页 |
·电解试验分析与检测 | 第34-35页 |
·电解原铝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4页 |
·电解原铝扫描电镜分析 | 第34页 |
·电解原铝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碳酸镍对炭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35-46页 |
·添加剂的选择原则 | 第35页 |
·添加剂的选择 | 第35页 |
·碳酸镍改性炭阳极结果及分析 | 第35-45页 |
·碳酸镍添加对炭阳极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36页 |
·碳酸镍添加对炭阳极残余率和粉化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碳酸镍添加前后的炭阳极和沥青焦的XRD分析 | 第38-39页 |
·碳酸镍添加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39-45页 |
·沥青热解过程动力学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空白沥青热解过程动力学计算 | 第41-43页 |
·碳酸镍添加后沥青热解过程动力学计算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钛添加剂对炭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46-52页 |
·钛添加剂改性炭阳极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钛添加剂对炭阳极残余率和粉化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钛添加剂前后的炭阳极和沥青焦XRD分析 | 第47-48页 |
·钛添加剂添加前后沥青热解过程动力学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含钛炭阳极对电解过程的影响 | 第52-61页 |
·电解过程槽电压变化 | 第52-53页 |
·电解装置电解前后外观分析 | 第53-54页 |
·炭阳极电解前后外观相貌分析 | 第54-55页 |
·炭阳极电解后SEM电镜分析 | 第55-56页 |
·电解前后电解质成分变化 | 第56页 |
·原铝及电解铝外观相貌变化 | 第56-57页 |
·原铝及电解铝XRD分析 | 第57-58页 |
·原铝及电解铝SEM电镜分析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附录一: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
附录二:硕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