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作家群的文学批评研究--以汪曾祺、曹文轩、毕飞宇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11-14页 |
第一章 里下河作家群形成的背景 | 第14-19页 |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14-17页 |
第二节 超功利的生活态度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汪曾祺的文学批评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真实传达个人经验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文艺的社会功用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曹文轩的文学批评 | 第27-34页 |
第一节 婴儿状态 | 第27-29页 |
第二节 苦难叙事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现实与浪漫之间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毕飞宇的文学批评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命运与权力 | 第34-37页 |
第二节 关注生存的焦灼与疼痛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幽默与在场 | 第40-43页 |
第五章 里下河作家群文学批评的共性 | 第43-52页 |
第一节 批评准则 | 第43-48页 |
第二节 降格处理与暗藏的希望 | 第48-52页 |
第六章 对里下河作家群的评价及展望 | 第52-57页 |
第一节 对里下河作家群的评价 | 第52-54页 |
第二节 对里下河作家群的展望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