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视阈下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文献法 | 第14页 |
·分析与综合法 | 第14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2. 生态伦理的内涵及生态伦理理论 | 第16-20页 |
·生态伦理的内涵 | 第16页 |
·生态伦理理论 | 第16-20页 |
·先秦道家及儒家生态自然观的哲学思想 | 第17页 |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17-18页 |
·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 第18-20页 |
3.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的内涵及基本情况 | 第20-25页 |
·蓝色经济区的概念内涵 | 第20页 |
·青岛蓝色经济区的基本情况 | 第20-23页 |
·青岛海域的基本地理情况 | 第20-21页 |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 第21-22页 |
·青岛海域的总体环境情况 | 第22-23页 |
·青岛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 | 第23-25页 |
·区位优势 | 第23页 |
·青岛海洋科技优势 | 第23-24页 |
·产业发展优势 | 第24-25页 |
4.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生态问题及生态伦理现状 | 第25-33页 |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生态问题 | 第25-29页 |
·赤潮及绿潮等频发灾害 | 第25页 |
·陆源污染 | 第25-26页 |
·石油污染 | 第26-27页 |
·过度捕捞 | 第27-28页 |
·海洋科技能力需继续加强 | 第28-29页 |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生态伦理现状 | 第29-33页 |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生态伦理困境 | 第29-30页 |
·生态伦理教育现状 | 第30-33页 |
5.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生态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 第33-45页 |
·经验借鉴 | 第33-34页 |
·国外经验 | 第33页 |
·国内经验 | 第33-34页 |
·加强海洋污染控制,构建海洋生态屏障 | 第34-38页 |
·加强海洋污染控制 | 第34-35页 |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 | 第35-36页 |
·构建海岸带生态屏障 | 第36-38页 |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 | 第38-40页 |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 第38-39页 |
·加强青岛市蓝色经济区生态教育的路径分析 | 第39-40页 |
·健全海洋法律制度,依法开发海洋资源 | 第40-43页 |
·完善青岛市海洋法律制度 | 第41-42页 |
·加强海洋执法力量 | 第42-43页 |
·加强科技对海洋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 | 第43-45页 |
·加大海洋科技投入,调整投入结构 | 第43页 |
·加快构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第43-44页 |
·引进和培育海洋高端人才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