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执法权威构建问题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1-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二、 主要内容 | 第11-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二、 定性分析法 | 第14-15页 |
三、 系统分析法 | 第15页 |
四、 实地调查法 | 第15页 |
第五节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工商行政执法权威构建基础理论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工商行政执法权威的基本含义 | 第16-17页 |
一、 工商行政执法 | 第16-17页 |
二、 工商行政执法权威 | 第17页 |
第二节 工商行政执法权威构建的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一、 法治理论 | 第18页 |
二、 权威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工商行政执法权威构建要素分析 | 第20-27页 |
第一节 法律保障是基础要素 | 第20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是载体要素 | 第20-22页 |
第三节 人员配备是实践要素 | 第22-24页 |
第四节 程序履行是标准要素 | 第24-25页 |
第五节 决定执行是目标要素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工商行政执法权威构建困境分析 | 第27-34页 |
第一节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 第27-29页 |
一、 法律法规修订工作相对滞后 | 第27页 |
二、 部分新型违法行为适法困难 | 第27-28页 |
三、 部分违法行为处于处罚真空地带 | 第28页 |
四、 法律追责形式过于简单且不易操作 | 第28-29页 |
五、 自由裁量执行标准过于宽泛 | 第29页 |
第二节 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 第29-30页 |
一、 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突出 | 第29页 |
二、 现行机构设置运行不畅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执法队伍结构不合理 | 第30-31页 |
一、 年龄结构出现断层 | 第30页 |
二、 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30页 |
三、 知识储备明显不足 | 第30-31页 |
四、 岗位轮换过于频繁 | 第31页 |
第四节 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 第31-32页 |
第五节 执法理念转变不深入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工商行政执法权威构建路径分析 | 第34-40页 |
第一节 积极推动工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 | 第34页 |
一、 组建重大课题调研组 | 第34页 |
二、 充分行使对上建议权 | 第34页 |
第二节 尽快重构权责清晰的工商执法部门 | 第34-35页 |
一、 公布工商行政执法责任清单 | 第34-35页 |
二、 畅通改革期各部门联系渠道 | 第35页 |
第三节 统筹组建魅力型工商行政执法队伍 | 第35-36页 |
一、 强化业务指导工作 | 第35页 |
二、 重视业务培训工作 | 第35-36页 |
三、 完善业务激励工作 | 第36页 |
四、 创新业务考核工作 | 第36页 |
第四节 强化内部约束,鼓励外部监督 | 第36-38页 |
一、 积极落实领导干部过问案件记录制度 | 第36页 |
二、 严格执行执法过程全纪录制度 | 第36-37页 |
三、 严格执行案件集体审议制度 | 第37页 |
四、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 第37页 |
五、 建立健全违法违规行为投诉举报制度 | 第37-38页 |
第五节 切实转变理念,依法积极行政 | 第38-40页 |
一、 建立健全案后整改情况调查报告制度 | 第38页 |
二、 严格落实信用信息公示制度 | 第38页 |
三、 积极不断拓展工作思路 | 第38页 |
四、 坚持执法宣传双轮驱动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