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强制医疗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0页
一、刑事强制医疗概述第10-12页
 (一) 刑事强制医疗的含义第10页
 (二)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的历史发展第10-12页
 (三) 刑事强制医疗的特点第12页
  1. 以社会防卫为重点第12页
  2. 程序的诉讼化第12页
二、我国强制医疗的立法现状第12-15页
 (一) 启动程序第13页
 (二) 决定程序第13-14页
 (三) 救济程序第14页
 (四) 监督程序第14-15页
三、刑事强制医疗的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5-27页
 (一) 适用对象狭窄第15-17页
  1. 受害客体不周延第15-17页
  2. 行为主体范围狭小第17页
  3. 预期行为不明确第17页
 (二) 庭审构造第17-20页
  1. 审判人员的构造不明确第18页
  2. 庭审构造诉讼化不强第18-19页
  3. 强制医疗程序与普通程序的之间转化衔接不够第19-20页
 (三) 精神病鉴定第20-22页
  1. 精神病鉴定的启动存在疏漏第20-21页
  2. 精神病鉴定的范围模糊第21页
  3. 精神病鉴定意见的采用不严谨第21-22页
 (四) 救济程序第22-25页
  1. 对法院决定不服的救济程序不完善第22-23页
  2. 强制医疗解除的救济程序粗疏第23-25页
 (五) 监督程序第25-27页
  1. 监督主体不明确第25-26页
  2. 监督力度不强第26-27页
四、刑事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第27-38页
 (一) 适用对象周延第27-30页
  1. 适度扩大受害客体第27-28页
  2. 周全行为主体第28-29页
  3. 明确预期行为第29-30页
 (二) 庭审构造第30-32页
  1. 明确审判人员构造第30页
  2. 增强庭审构造的诉讼化第30-31页
  3. 保证强制医疗程序与普通程序的有效衔接第31-32页
 (三) 精神疾病鉴定第32-35页
  1. 完备精神病鉴定的启动第32-33页
  2. 明确精神病鉴定的范围第33-34页
  3. 严谨采用精神病鉴定意见第34-35页
 (四) 救济程序第35-36页
  1. 完善对决定不服的救济第35页
  2. 细化强制医疗解除的救济第35-36页
 (五) 对强制医疗的法律监督第36-38页
  1. 明确强制医疗监督的主体第36页
  2. 强化法律监督的效力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P2P网络信贷平台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