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牛肝菌分布 | 第13-14页 |
·牛肝菌的分类 | 第14-16页 |
·牛肝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能 | 第16-17页 |
·牛肝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 第17-18页 |
·牛肝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8-23页 |
·食用菌遗传多样性的概述 | 第18页 |
·形态学研究 | 第18页 |
·细胞学研究 | 第18-19页 |
·生化研究 | 第19页 |
·DNA分子研究 | 第19-23页 |
·食用菌内生真菌研究状况 | 第23-25页 |
·内生真菌的概念 | 第23-24页 |
·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 第24页 |
·牛肝菌内生菌的研究 | 第24-25页 |
·食用菌多糖的研究概述 | 第25-28页 |
·食用菌多糖的概念 | 第25-26页 |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纯化 | 第26-28页 |
·论文设计思路 | 第28-3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2章 云南牛肝菌的分子鉴定 | 第31-51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2-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牛肝菌子实体DNA提取方法 | 第34页 |
·PCR扩增及测序 | 第34-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ITS-RFLP和IGS1-RFLP | 第3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13个牛肝菌样品ITS和IGS1序列PCR扩增结果 | 第35-36页 |
·13个牛肝菌样品的ITS序列进化树分析 | 第36-40页 |
·牛肝菌ITS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40-43页 |
·牛肝菌ITS-RFLP分析 | 第43-45页 |
·13个牛肝菌样品的IGS1序列进化树分析 | 第45页 |
·牛肝菌IGS1-RFLP分析 | 第45-4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7-51页 |
第3章 云南牛肝菌的内生真菌分离和鉴定 | 第51-63页 |
·前言 | 第51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牛肝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 第52-53页 |
·牛肝菌内生真菌菌落特征和显微特征观察 | 第53页 |
·牛肝菌内生真菌分子鉴定 | 第5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牛肝菌内生真菌的形态特征 | 第53-56页 |
·不同牛肝菌内生真菌菌株ITS序列PCR扩增结果 | 第56页 |
·牛肝菌内生真菌r DNA ITS序列NJ树构建及分析 | 第56-6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0-63页 |
第4章 云南五种牛肝菌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 第63-73页 |
·前言 | 第63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63-64页 |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实验试剂 | 第64页 |
·实验仪器 | 第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牛肝菌样品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 第64-65页 |
·牛肝菌提取液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65页 |
·牛肝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牛肝菌提取液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66-67页 |
·牛肝菌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7-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附录 | 第87-9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