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体系的模式选择研究--基于金融功能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2-15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金融体系比较的理论基础——金融功能观 | 第16-22页 |
·金融功能观的产生 | 第16-17页 |
·金融功能观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支付和清算功能 | 第18页 |
·资源配置功能 | 第18页 |
·资源转移功能 | 第18-19页 |
·风险管理功能 | 第19页 |
·信息处理功能 | 第19-20页 |
·激励约束功能 | 第20页 |
·金融功能观指导金融体系建设的分析框架 | 第20-22页 |
3 两种典型模式的金融体系的特征及比较 | 第22-34页 |
·金融体系的涵义 | 第22页 |
·两种典型模式的金融体系的特征 | 第22-27页 |
·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特征 | 第23-24页 |
·德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特征 | 第24-27页 |
·不同模式金融体系的功能比较分析 | 第27-32页 |
·资源配置功能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信息处理功能比较分析 | 第28-30页 |
·风险分散与管理功能比较分析 | 第30页 |
·激励约束功能比较分析 | 第30-32页 |
·两种模式的金融体系的综合比较 | 第32-34页 |
4 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4-46页 |
·我国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34-41页 |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36-40页 |
·我国的融资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银行业风险过度集中 | 第41-42页 |
·资本市场发挥的功能有限 | 第42-43页 |
·金融创新动力不足 | 第43-44页 |
·我国金融体系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44-46页 |
5 我国金融体系的最优选择 | 第46-54页 |
·建立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互补型"的金融体系 | 第46-49页 |
·我国建立"互补型"金融体系的必然性分析 | 第46-47页 |
·我国建立"互补型"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第47-49页 |
·构建"互补型"金融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 第49-54页 |
·建立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 | 第49-50页 |
·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进行银行业务创新 | 第50-51页 |
·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 第51-52页 |
·建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协调发展的机制 | 第52-54页 |
6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