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1 绪论 | 第14-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哈尔滨生态城市建设 | 第14页 |
·哈尔滨湿地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湿地公园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16-19页 |
·国外湿地公园理论研究及建设情况 | 第16-17页 |
·国内湿地公园理论研究及建设情况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内容分析 | 第21-33页 |
·相关概念与定义 | 第21-23页 |
·湿地 | 第21-22页 |
·公园的解释 | 第22页 |
·湿地公园的定义 | 第22-23页 |
·概念区分 | 第23-24页 |
·湿地公园与自然湿地 | 第23页 |
·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 | 第23页 |
·湿地公园与水景公园 | 第23-24页 |
·湿地的服务功能 | 第24-26页 |
·水源及物质供给 | 第24页 |
·调蓄水量 | 第24页 |
·调节区小域气候 | 第24页 |
·维持生态多样性 | 第24-25页 |
·人文活动 | 第25页 |
·提供经济价值 | 第25-26页 |
·湿地公园的价值 | 第26页 |
·生态价值 | 第26页 |
·社会价值 | 第26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6-33页 |
·恢复生态学 | 第26-27页 |
·生态补偿 | 第27-28页 |
·环境承载力 | 第28-30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30-31页 |
·游憩规划理论 | 第31-33页 |
3 哈尔滨市自然人文及湿地资源概况 | 第33-40页 |
·哈尔滨市自然及人文条件概况 | 第33-36页 |
·基本情况 | 第33页 |
·气候 | 第33页 |
·地质地貌 | 第33-34页 |
·水文 | 第34页 |
·经济 | 第34-35页 |
·文化 | 第35-36页 |
·哈尔滨市湿地资源概况 | 第36-38页 |
·自然湿地资源 | 第36-37页 |
·植物资源 | 第37-38页 |
·动物资源 | 第38页 |
·湿地生态旅游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案例研究 | 第40-63页 |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案例研究策略 | 第40-41页 |
·以湿地公园基本功能为出发点 | 第40页 |
·以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现状为基本点 | 第40页 |
·以湿地公园区位特征为侧重点 | 第40页 |
·以综合比较分析为基本途径 | 第40-41页 |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案例选择的依据和范围 | 第41页 |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案例选择 | 第41-58页 |
·金河湾湿地植物园 | 第41-47页 |
·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第47-50页 |
·雨阳公园 | 第50-53页 |
·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 | 第53-56页 |
·呼兰河口湿地公园 | 第56-58页 |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案例选比较分析 | 第58-60页 |
·湿地公园区位及主要功能 | 第58-59页 |
·保护分区 | 第59-60页 |
·生态恢复 | 第60页 |
·基于区位特征的哈尔滨市湿地公园分类 | 第60-62页 |
·城市中心型 | 第61页 |
·城市滨水型 | 第61-62页 |
·城乡结合型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案例借鉴及原则理念 | 第63-73页 |
·相关案例借鉴 | 第63-68页 |
·城市中心型——郑东新区湿地公园 | 第63-64页 |
·城市滨水型——上海后滩湿地公园 | 第64-67页 |
·城乡结合型—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第67-68页 |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第68-70页 |
·保护优先原则 | 第68-69页 |
·生态性原则 | 第69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69页 |
·功能效益原则 | 第69页 |
·适用性原则 | 第69-70页 |
·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 | 第70页 |
·景观美学原则 | 第70页 |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 第70-72页 |
·认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重心和前提 | 第70页 |
·重视湿地公园保护性分区的作用 | 第70-71页 |
·明确湿地恢复与湿地景观的关系 | 第71页 |
·发扬湿地公园作为“公园”的属性 | 第71-72页 |
·运用生态要素进行景观设计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第73-89页 |
·基本规划设计方法 | 第73-76页 |
·针对哈尔滨市的保护分区规划 | 第73页 |
·场地的确定与评估 | 第73-74页 |
·湿地的恢复与保护 | 第74-75页 |
·对哈尔滨湿地景观资源的利用 | 第75-76页 |
·城市中心型湿地公园 | 第76-82页 |
·分区规划 | 第76-77页 |
·路网规划 | 第77页 |
·岸线 | 第77-78页 |
·植物景观 | 第78-80页 |
·景观建筑及小品 | 第80-82页 |
·城市滨水型湿地公园 | 第82-84页 |
·分区规划 | 第82-83页 |
·路网规划 | 第83页 |
·岸线 | 第83-84页 |
·植物景观 | 第84页 |
·景观建筑 | 第84页 |
·城乡结合型湿地公园 | 第84-88页 |
·分区规划 | 第85页 |
·路网规划 | 第85-86页 |
·岸线 | 第86-87页 |
·植物景观 | 第87页 |
·景观建筑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