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客车论文

钢制客车车体结构的强度分析及优化设计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1-13页
     ·车体结构强度的研究概况第11页
     ·国内外车体强度的评价标准第11-12页
     ·模态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车体结构及有限元模型建立第14-30页
   ·车体结构简介第14-16页
     ·车体主要技术参数第14页
     ·车体结构主要组成部分第14-16页
     ·车体的材料属性第16页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及相关软件介绍第16-20页
     ·有限单元法概述及分析思路第16-19页
     ·HyperMesh 软件介绍第19页
     ·RADIOSS 软件介绍第19-20页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0-28页
     ·车体模型的简化第20-21页
     ·材料属性设置第21页
     ·坐标系约定第21-22页
     ·网格划分第22-25页
     ·载荷工况及边界条件第25-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车体结构静强度计算及结果分析第30-66页
   ·车体结构静强度评定标准第30-31页
   ·按 TB/T 1335-1996 进行静强度计算的结果分析第31-39页
     ·各载荷单独作用下的应力计算结果第31-35页
     ·应力合成结果第35-39页
   ·车体局部结构的优化设计第39-45页
     ·车体局部结构补强措施第39-41页
     ·优化方案验证校核第41-45页
   ·车体试验实测应力值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第45-48页
   ·按 EN 12663:2010 进行静强度计算的结果分析第48-59页
   ·车体刚度评定第59-61页
   ·TB/T 1335-1996 与 EN 12663:2010 下的静强度比较分析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车体的模态分析第66-70页
   ·模态分析的意义第66页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66-67页
   ·模态分析的一般步骤及评定标准第67页
     ·模态分析的一般步骤第67页
     ·模态的评定标准第67页
   ·车体模态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全文总结第70-71页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附录 A TB/T 1335-1996 下优化车体的静强度计算结果第78-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SP430的人体无创健康指标监测仪的设计
下一篇:某列车空调系统及车室内气流组织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