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科技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新增长理论 | 第19页 |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第19-20页 |
·梯度推移理论 | 第20页 |
·DEA的基本模型 | 第20-26页 |
·DEA的基本模型——C~2R模型 | 第20-23页 |
·DEA的基本模型——C~2GS~2模型 | 第23-24页 |
·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第24-25页 |
·DEA的优点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现状 | 第27-37页 |
·石河子地区科技发展概况 | 第27页 |
·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 | 第27-35页 |
·科技人力资源现状 | 第28-30页 |
·科技财力资源现状 | 第30-32页 |
·科技物力资源现状 | 第32-33页 |
·科技信息资源现状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定及存在问题 | 第37-53页 |
·研究方法、评估模型与分析工具选择 | 第37-40页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7页 |
·基于DEA的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估模型 | 第37-38页 |
·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估流程 | 第38-39页 |
·研究工具选择 | 第39-40页 |
·石河子与类似参照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定 | 第40-45页 |
·指标确定 | 第40页 |
·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分析结果 | 第41-45页 |
·兵团各师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定 | 第45-47页 |
·指标确定 | 第45-46页 |
·分析结果 | 第46-47页 |
·兵团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47-50页 |
·科技人力资源方面 | 第47-48页 |
·科技财力资源方面 | 第48-49页 |
·科技物力资源方面 | 第49-50页 |
·科技信息资源方面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五章 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 | 第53-67页 |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 第53-56页 |
·国外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经验借鉴 | 第53-54页 |
·国内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经验借鉴 | 第54-56页 |
·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 | 第56-65页 |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运行机制构建 | 第56-61页 |
·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第61-63页 |
·石河子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监管体制构建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机制运行效果验证及研究结论 | 第67-71页 |
·机制运行效果验证 | 第67-68页 |
·研究结论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