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小黑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生产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Summary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 小黑麦种质资源概况第11-12页
   ·小黑麦起源与发展第11页
   ·小黑麦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2 小黑麦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2-14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第12-13页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黑麦研究上的应用第13-14页
 3 小黑麦育种研究进展第14-16页
   ·小黑麦的种质与育种特性第14-15页
   ·小黑麦抗逆性研究第15-16页
 4 小黑麦的利用价值研究第16页
 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6-18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基于 ISSR 标记的小黑麦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8-31页
 1 前言第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供试材料第18-19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检测第19页
   ·ISSR 基础反应体系及程序第19页
   ·ISSR 引物的筛选第19页
   ·小黑麦 ISSR 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第19-20页
   ·引物退火温度筛选第20页
   ·PCR 产物电泳检测第20-21页
   ·数据分析第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28页
   ·DNA 检测第21-22页
   ·ISSR 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第22-25页
   ·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第25-28页
 4 小结与讨论第28-31页
   ·DNA 提取和质量检测第28页
   ·ISSR 体系建立与优化第28-29页
   ·ISSR 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第29-31页
第三章 不同小黑麦新品系在甘肃省定西地区的生产性能及饲草品质研究第31-40页
 1 前言第31-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试验地概况第32页
   ·供试材料第32页
   ·试验设计第32页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32-33页
   ·数据处理第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株高第33-34页
   ·种子产量第34-36页
   ·干草产量与鲜干比第36页
   ·营养成分第36-37页
   ·综合分析第37-39页
 4 小结与讨论第39-40页
第四章 不同小黑麦品系在甘肃省定西地区的适宜播种期研究第40-53页
 1 前言第40-4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试验地概况第41页
   ·供试材料第41页
   ·试验设计第41页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41页
   ·数据处理第41-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50页
   ·越冬率第42页
   ·株高第42-45页
   ·干草产量第45-46页
   ·鲜干比第46页
   ·营养成分第46-48页
   ·综合分析第48-50页
 4 小结与讨论第50-53页
第五章 不同小黑麦品系种子产量对播种期的响应第53-61页
 1 前言第53-5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试验地概况第54页
   ·供试材料第54页
   ·试验设计第54页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54页
   ·数据处理第54-5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5-60页
   ·物候期第58页
   ·株高第58-60页
   ·种子产量第60页
 4 小结与讨论第60-61页
第六章 不同小黑麦新品系在甘肃省甘南地区的饲草产量及品质研究第61-68页
 1 前言第61-6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2页
   ·试验地概况第62页
   ·供试材料第62页
   ·试验设计第62页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62页
   ·数据处理第6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2-66页
   ·株高第62-63页
   ·干草产量第63-64页
   ·鲜干比第64页
   ·营养成分第64-65页
   ·综合分析第65-66页
 4 小结与讨论第66-68页
第七章 小黑麦新品系的适宜种植区研究第68-78页
 1 前言第68-6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9页
   ·试验地概况第69页
   ·供试材料第69页
   ·试验设计第69页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69页
   ·数据处理第6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9-77页
   ·株高第69-71页
   ·干草产量第71页
   ·鲜干比第71-73页
   ·营养成分第73-75页
   ·综合分析第75-77页
 4 小结与讨论第77-78页
第八章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8页
致谢第88-89页
导师简介第89-90页
作者简介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GaMEKK和GaMPK4基因功能的VIGS分析
下一篇: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麦—豆轮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利用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