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34页 |
1 马铃薯简介 | 第8-15页 |
·马铃薯营养价值及用途 | 第8-9页 |
·马铃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4页 |
·马铃薯主要科研成果及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2 马铃薯病毒病简介 | 第15-18页 |
·马铃薯病毒病及其危害 | 第15-17页 |
·马铃薯种薯退化及其主要病原类型 | 第17页 |
·影响马铃薯病毒病感病症状反应的主要因素 | 第17-18页 |
3 马铃薯主要病毒基本特征 | 第18-26页 |
·马铃薯Y病毒 | 第18-20页 |
·马铃薯S病毒 | 第20-21页 |
·马铃薯卷叶病毒 | 第21-22页 |
·马铃薯X病毒 | 第22-24页 |
·马铃薯M病毒 | 第24-25页 |
·马铃薯A病毒 | 第25-26页 |
4 马铃薯病毒检测鉴定与综合防治 | 第26-33页 |
·病害初步识别 | 第26-29页 |
·鉴别寄主诊断 | 第29-30页 |
·显微镜技术 | 第30页 |
·血清学检测技术 | 第30-32页 |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第32页 |
·马铃薯病毒病综合防治策略研究概况 | 第32-33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山西省马铃薯病毒病种类及区系分布 | 第34-46页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43页 |
·山西省马铃薯病毒种类及其区系分布 | 第36-38页 |
·不同级别种薯病毒侵染率比较 | 第38-40页 |
·山西省马铃薯不同年份病毒侵染率比较 | 第40-42页 |
·不同海拔高度马铃薯病毒侵染率比较 | 第42页 |
·山西省马铃薯不同级别种薯病毒单独和复合侵染率比较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6页 |
第三章 :马铃薯病毒病综合防治体系的构建 | 第46-61页 |
第一节 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 第47-51页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效 | 第48-49页 |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不同马铃薯品种田间抗病性与产量关系 | 第51-56页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51-52页 |
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病毒病症状调查 | 第52-53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测定 | 第53-54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薯块性状测定 | 第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马铃薯病毒病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脱毒薯源的选择和抗病毒品种的选育 | 第55-56页 |
第三节 马铃薯病毒病综合防治试验研究 | 第56-61页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56-57页 |
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不同处理马铃薯产量比较 | 第57-58页 |
·不同处理马铃薯薯块性状测定 | 第58页 |
3 讨论 | 第58-61页 |
·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 | 第58-59页 |
·采用健康马铃薯种薯 | 第59页 |
·采用防蚜避蚜、化学药剂、改进栽培模式等多种方式防治马铃薯病毒病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Abstract | 第68-70页 |
附图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