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25-58断块PⅠ5小层复查及下步动用措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 ·理论依据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0-11页 |
| 第2章 油藏概况 | 第11-13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1页 |
| ·勘探开发简况 | 第11-13页 |
| 第3章 油藏地质特征 | 第13-29页 |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3-15页 |
| ·地层层序 | 第13页 |
| ·层组划分 | 第13-14页 |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4-15页 |
| ·构造特征 | 第15-17页 |
|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第17-22页 |
| ·沉积微相 | 第17-20页 |
| ·砂体及隔夹层展布 | 第20-22页 |
| ·储集层性质 | 第22-27页 |
| ·岩性特征 | 第22-23页 |
| ·物性特征 | 第23页 |
| ·储层敏感性 | 第23-24页 |
| ·裂缝发育特征 | 第24-25页 |
| ·储层非均质性 | 第25-27页 |
| ·油藏类型 | 第27-29页 |
| ·流体性质 | 第27页 |
| ·油藏温度与压力 | 第27-28页 |
| ·油藏类型 | 第28-29页 |
| 第4章 储量计算 | 第29-34页 |
| ·计算参数选取 | 第29-31页 |
| ·含油面积 | 第29页 |
| ·有效厚度 | 第29-31页 |
| ·油层有效孔隙度 | 第31页 |
| ·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 | 第31页 |
| ·地面原油密度和原油体积系数 | 第31页 |
| ·断块储量计算 | 第31-33页 |
| ·储量动用 | 第33-34页 |
| 第5章 PI5 小层动用及效果分析 | 第34-49页 |
| ·PI5的动用情况 | 第34-35页 |
| ·PI5小层试油效果及分析 | 第35-49页 |
| ·2008年补孔效果 | 第35-41页 |
| ·2013年补孔效果 | 第41-49页 |
| 第6章 方案部署 | 第49-82页 |
| ·总体部署 | 第49-51页 |
| ·评价井部署 | 第51-54页 |
| ·调整井部署 | 第54-67页 |
| ·措施部署 | 第67-82页 |
| ·压裂措施 | 第67-70页 |
| ·补孔措施 | 第70-77页 |
| ·转抽措施 | 第77-80页 |
| ·卡封措施 | 第80-82页 |
| 第7章 实施效果 | 第82-92页 |
| ·评价井实施效果 | 第82-91页 |
| ·补孔井实施效果 | 第91-92页 |
| 结论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