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43页 |
| 第一节 人免疫缺陷病毒 | 第13-22页 |
| ·HIV简介 | 第13-14页 |
| ·HIV的致病性 | 第14-15页 |
| ·HI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5-22页 |
| ·HIV病毒的毒粒结构 | 第15-16页 |
| ·HIV的基因表达调控 | 第16-20页 |
| ·HIV的基因亚型 | 第20页 |
| ·HIV的生活周期 | 第20-22页 |
| 第二节 艾滋病的治疗 | 第22-27页 |
| ·HAART治疗艾滋病 | 第22-25页 |
| ·艾滋病疫苗 | 第25-27页 |
| 第三节 RNA干扰在HIV-1治疗中的应用 | 第27-35页 |
| ·RNA干扰的基本原理 | 第27-29页 |
| ·RNA干扰的特点 | 第29-33页 |
| ·RNA干扰在抑制HIV-1中的应用 | 第33-35页 |
| 第四节 其它方法对HIV-1的抑制作用 | 第35-40页 |
| ·宿主抗病毒因子抑制HIV-1 | 第35-39页 |
| ·Tetherin抗病毒机制 | 第36-38页 |
| ·HIV-1拮抗Tetherin的机制 | 第38-39页 |
| ·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 第39-40页 |
| 第五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0-43页 |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40-41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41-43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65页 |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43-50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 ·菌种 | 第43-44页 |
| ·细胞 | 第44页 |
| ·质粒 | 第44-49页 |
| ·本文构建的质粒 | 第44-49页 |
| ·本文用到的质粒 | 第49页 |
|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 ·生物试剂 | 第49页 |
| ·化学试剂 | 第49-50页 |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50-65页 |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第50-51页 |
| ·引物的设计 | 第50页 |
| ·反应条件 | 第50-51页 |
| ·双长发夹RNA(dIhRNA)构建 | 第51-54页 |
| ·质粒DNA提取 | 第54页 |
| ·细胞实验 | 第54-55页 |
| ·细胞培养 | 第54页 |
| ·细胞转染 | 第54-55页 |
| ·细胞内siRNA表达量检测 | 第55-58页 |
|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第58页 |
|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 | 第58-60页 |
| ·慢病毒的获取 | 第60页 |
| ·HIV-1感染性克隆表达的抑制 | 第60-61页 |
| ·HIV-1病毒滴度测定 | 第61-62页 |
| ·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 | 第62页 |
| ·细胞分选(FACS) | 第62-63页 |
| ·Hirt DNA提取 | 第63-64页 |
| ·生物学软件的使用 | 第64-65页 |
| ·NJ进化树的构建 | 第64页 |
| ·序列分析软件 | 第64-65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65-97页 |
| 第一节 vpu-RNA i联合宿主抗病毒因子对HIV-1的抑制作用 | 第65-71页 |
| ·vpu-RNAi靶点的选择 | 第65-66页 |
| ·vpu-RNAi抑制效率检测 | 第66-67页 |
| ·Tetherin表达载体的功能检测 | 第67-68页 |
| ·vpu-RNAi和tetherin过表达慢病毒的获取 | 第68-70页 |
| ·vpu-siRNA和tetherin过表达两种慢病毒联合抑制HIV-1 | 第70-71页 |
| 第二节 RNAi对不同亚型HIV-1 gag基因的抑制 | 第71-81页 |
| ·天津MSM HIV-1感染人群gag基因的获取 | 第72-74页 |
| ·天津MSM H1V-1感染人群gag基因的多态性 | 第74-75页 |
| ·gag-RNAi靶点的选择 | 第75-77页 |
| ·gag-RNAi对gag基因的抑制 | 第77-79页 |
| ·gag-shRNA-3对HIV-1的抑制 | 第79-81页 |
| 第三节 多靶点RNAi对HIV-1复制的抑制作用 | 第81-97页 |
| ·HIV-1多靶点序列的选择 | 第82-84页 |
| ·shRNA对靶基因的抑制 | 第84-85页 |
| ·1hRNA对靶基因的抑制 | 第85-87页 |
| ·dlhRNA对靶基因的抑制 | 第87-88页 |
| ·dlhRNA-VGTE的功能检测对HIV-1基因的抑制 | 第88-90页 |
| ·dlhRNA-VGTE对HIV-1的抑制 | 第90-91页 |
| ·dlhRNA表达细胞系的构建 | 第91-94页 |
| ·VGTE-TZM-bl细胞对HIV-1的预防 | 第94-97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97-103页 |
| 第一节 vpu-siRNA和tetherin过表达两种慢病毒联合抑制HIV-1 | 第97-98页 |
| 第二节 天津MSM HIV-1感染人群gag基因的RNAi | 第98-99页 |
| 第三节 多靶位RNAi靶点及病毒载体的选择 | 第99-101页 |
| 第四节 HIV-1的长期抑制 | 第101-10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 第一节 结论 | 第103-104页 |
| 第二节 展望 | 第104-106页 |
| 附录A 引物序列 | 第106-110页 |
| 附录B 缩写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7页 |
| 致谢 | 第127-128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