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其他政治理论问题论文

“运气”是个人应得的吗?--罗尔斯“运气理论”批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一、导论:“运气理论”的遮蔽与解蔽第9-17页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15页
  1. “运气理论”的重要地位第9-11页
  2. 研究述评:被遮蔽的“运气理论”第11-14页
  3. 解蔽: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二)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5页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5-17页
二、“运气理论”的内涵及思想渊源第17-39页
 (一) “运气理论”的内涵第17-21页
  1. 批判的内涵第17-18页
  2. 运气与偶然因素第18-20页
  3. “运气理论”的具体内容第20-21页
 (二) “运气理论”的产生背景第21-27页
  1. 社会制度缺乏正义第21-23页
  2. 功利主义主导制度设计理念第23-25页
  3. 社会文化价值多元第25-27页
 (三) “运气理论”的价值目标第27-32页
  1. 维护个人自尊的底线第27-29页
  2. 为正义制度提供价值导向第29-31页
  3. 铸就多元社会的良序第31-32页
 (四) “运气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第32-39页
  1. 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第32-34页
  2. 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第34-35页
  3. 休谟的正义理论第35-36页
  4. 社会契约论第36-39页
三、“运气理论”的合理性第39-53页
 (一) 社会认知上真实第39-43页
  1. 社会认知的目标:求真第39-40页
  2. 人是社会的存在第40-41页
  3. 个人运气是社会的产物第41-43页
 (二) 道德诉求上应当第43-48页
  1. 道德诉求的目标:好生活第43-44页
  2. 运气关乎个人生活前景第44-45页
  3. 运气非个人应得符合道德诉求第45-48页
 (三) 政治追求上正当第48-53页
  1. 政治追求的目标:社会正义第48-49页
  2. 运气关乎社会正义第49-50页
  3. 矫正个人运气体现政治正义第50-53页
四、“运气理论”的局限性第53-64页
 (一) 理论基础的局限性第53-57页
  1. 以抽象人性代替人的现实性第53-54页
  2. 以抽象人性掩盖道德的社会根源第54-56页
  3. 以抽象人性遮蔽社会制度的现实基础第56-57页
 (二) 理论论证的局限性第57-60页
  1. 以“均值”遮蔽人的差异性第57-58页
  2. 以“运气”抹杀个人努力第58-59页
  3. 平均主义倾向:以正义掩盖非正义第59-60页
 (三) 理论旨趣的局限性第60-64页
  1. 脱离现实的超验追求第60-61页
  2. 不可持续的平等诉求第61-62页
  3. 福利国家的危机:乌托邦的破灭第62-64页
结论第64-67页
参考书目第67-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如何渡达实质正义?--一项基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考察
下一篇:关怀伦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困境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