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劳务市场“包工头”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6-20页 |
·相关政策法规 | 第20-22页 |
第3章 建筑劳务市场“包工头”的现状分析 | 第22-36页 |
·我国建筑劳务市场“包工头”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22-25页 |
·我国施工管理体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 | 第22-23页 |
·农民工成为施工生产的主体 | 第23-24页 |
·“包工头”现象的形成 | 第24-25页 |
·我国建筑劳务市场“包工头”模式的现状 | 第25-28页 |
·建筑劳务市场“包工头”模式的现状 | 第25-26页 |
·“包工头”在我国建筑劳务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 | 第26-28页 |
·我国建筑劳务市场“包工头”产生的问题 | 第28-36页 |
·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组织关系松散 | 第30页 |
·劳务施工作业队伍素质偏低 | 第30-32页 |
·现场生产施工管理难度大 | 第32-33页 |
·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不够 | 第33-36页 |
第4章 我国建筑市场“包工头”现象形成机制研究 | 第36-45页 |
·“农民工”就业方式的理论分析 | 第36-40页 |
·假设条件 | 第36页 |
·理论分析 | 第36-39页 |
·就业方式收益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劳务分包企业用工方式的理论分析 | 第40-43页 |
·假设条件 | 第40页 |
·理论分析 | 第40-42页 |
·用工方式收益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建筑劳务市场就业模式的均衡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规范建筑劳务市场用工模式的对策 | 第45-56页 |
·加强对劳务企业发展扶持和监管 | 第45-50页 |
·改善劳务企业的运营环境 | 第45-47页 |
·加强对劳务分包企业管理 | 第47-50页 |
·促进农民工转化为建筑产业工人 | 第50-56页 |
·改善农民工转化为建筑产业工人的外部环境 | 第51-52页 |
·培育农民工转化为建筑产业工人的途径 | 第52-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成果 | 第62-63页 |
附录一 建筑工人信息问卷调查表 | 第63-65页 |
附录二 建筑工人信息数据统计表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