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大底盘层间隔震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引言第10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隔震技术的概论第11页
   ·基础隔震结构的研究概述第11-12页
     ·基础隔震结构的起源第12页
     ·基础隔震结构的国内研究进程第12页
   ·层间隔震结构的研究概述第12-17页
     ·层间隔震结构的优势第12-13页
     ·层间隔震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顶层隔震结构第17-18页
   ·隔震结构的应用范围、特点及相关规范第18-23页
     ·隔震结构的应用范围第18-19页
     ·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第19-20页
     ·隔震结构的耐久性第20-21页
     ·隔震结构的经济性第21-22页
     ·隔震结构相关规范第22-23页
   ·叠层橡胶支座简介第23-2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第24-26页
     ·大底盘层间隔震技术的研究目的第2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大底盘层间隔震原理的理论分析第26-34页
   ·引言第26页
   ·力学分析模型简介第26-27页
   ·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的模型及方程的建立第27-30页
     ·两质点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多质点模型的建立第28-30页
   ·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第30-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大底盘非隔震结构数值模拟分析第34-42页
   ·引言第34页
   ·PKPM非隔震结构的建立及计算第34-36页
     ·模型简介第34-36页
     ·荷载第36页
     ·计算结果第36页
   ·ETABS软件简介第36-37页
   ·ETABS非隔震模型的建立及计算第37-40页
     ·ETABS非隔震模型的建立第37-38页
     ·荷载第38页
     ·计算结果第38-40页
   ·非隔震模型的SETWE计算与ETABS计算对比第40-41页
     ·质量对比第40页
     ·周期对比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第42-70页
   ·引言第42-43页
   ·隔震模型的建立第43-46页
     ·隔震模型的建立第43页
     ·隔震层的设计第43-46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46-48页
   ·中震作用下结构分析第48-67页
     ·水平向减震系数第48-51页
     ·周期第51-60页
     ·位移第60-61页
     ·兰州波1作用下的模型计算第61-64页
     ·人工波作用下的模型计算第64-67页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分析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结论第70-71页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件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层住区邻里交往空间院落化研究
下一篇:寒地农村住宅建筑蓄能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