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适配体核酸探针在双酚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环境激素第9-11页
     ·环境激素简介第9页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第9-10页
     ·环境激素对生物体的危害第10页
     ·环境激素的防治第10-11页
     ·双酚 A第11-13页
     ·双酚 A 简介第11-12页
     ·双酚 A 的危害及检测第12-13页
     ·适配体的由来及运用第13-17页
     ·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的基本原理第14-15页
     ·适配体(Aptamer)的优点及其应用第15页
     ·双酚 A 适配体(Aptamer)第15-17页
第二章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双酚 A 的方法研究第17-28页
     ·引言第17-19页
     ·实验部分第19-20页
     ·试剂与仪器第19页
     ·DNA 母液的配置第19页
     ·DNA 的杂交与 BPA 的检测第19-20页
     ·荧光的测定第20页
     ·结果与讨论第20-27页
     ·检测原理第20-21页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21-25页
       ·缓冲溶液种类的选择第21-22页
       ·缓冲溶液 pH 值的选择第22-23页
       ·缓冲溶液浓度的选择第23-24页
       ·荧光参数的优化第24页
       ·适配体与 BPA 反应时间的优化第24-25页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第25-26页
     ·干扰试验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电致化学发光新型适配体探针检测双酚 A 的方法研究第28-37页
   ·引言第28-29页
   ·实验部分第29-32页
     ·试剂与仪器第29-30页
     ·DNA 母液的配置第30页
     ·SiO_2包埋的钌联吡啶纳米颗粒(Ru(bpy)_3~(2+)-SiO_2NPs)的制备及表面功能化第30-31页
       ·Ru(bpy)_3~(2+)-SiO_2NPs 的制备第30-31页
       ·Ru(bpy)_3~(2+)-SiO_2NPs 的表面功能化第31页
     ·电极处理第31页
     ·金电极表面 DNA 的自组装第31页
     ·Ru(bpy)_3~(2+)-SiO_2-ssDNA 探针第31页
     ·金电极表面 DNA 的杂交第31页
     ·BPA 的电致化学发光谱检测第31-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6页
     ·检测原理第32-33页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3-35页
       ·循环伏安扫速的选择第33页
       ·缓冲溶液及酸度的选择第33-34页
       ·稳定性实验第34-35页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基于电化学阻抗谱的一种新型适配体探针检测双酚 A 的方法研究第37-44页
   ·引言第37-38页
   ·实验部分第38-39页
     ·试剂与仪器第38页
     ·DNA 母液的配置第38-39页
     ·电极处理第39页
     ·金电极表面 DNA 探针的自组装第39页
     ·金电极表面 DNA 的杂交第39页
     ·BPA 的电化学阻抗谱检测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实验原理第39-41页
     ·实验条件的选择第41页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第41-42页
     ·干扰试验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总结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核酸探针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二茂铁杂环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