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及预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 第9-10页 |
·我国畜禽养殖环境污染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22页 |
·畜禽环境污染防治与管理 | 第12-14页 |
·承载力研究 | 第14-18页 |
·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特征 | 第18-20页 |
·预警研究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2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研究 | 第25-41页 |
·理论基础和方法 | 第25-27页 |
·系统论 | 第25页 |
·大系统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畜禽养殖与环境相互作用分析 | 第27-33页 |
·畜禽养殖对环境需求 | 第27-28页 |
·外部环境因素对畜禽养殖的影响 | 第28-30页 |
·畜禽养殖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多样性 | 第30-31页 |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分析 | 第31-33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构建 | 第33-37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的概念 | 第33-34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的界定 | 第34-37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行为特性 | 第37-38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关系 | 第37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功能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3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及评价研究 | 第41-69页 |
·环境承载力分析 | 第41-45页 |
·环境承载力的要素、分类和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 | 第42-45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的内涵和性质 | 第45-50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概念 | 第46-48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分类与基本性质 | 第48-50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评价指标 | 第50-61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50-51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指标体系 | 第51-61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评价 | 第61-67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状态模型 | 第61-64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的判定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预警研究 | 第69-79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预警基本框架与分析方法 | 第69-70页 |
·基本框架 | 第69-70页 |
·预警分析方法 | 第70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预警的突变理论分析 | 第70-75页 |
·突变理论简介 | 第70-72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变化的尖点突变理论分析 | 第72-75页 |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预警预测模型 | 第75-77页 |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75页 |
·警情指标确定 | 第75-76页 |
·警兆指标选择 | 第76页 |
·模型建立 | 第76页 |
·模型求解与应用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及预警研究 | 第79-113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79-83页 |
·重庆市概况 | 第79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业及其污染现状分析 | 第79-83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指标统计 | 第83-87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子系统数据统计 | 第83-85页 |
·重庆市自然环境子系统数据统计 | 第85-86页 |
·重庆市社会环境子系统数据统计 | 第86-87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指标体系筛选 | 第87-91页 |
·畜禽养殖子系统指标体系筛选 | 第88-89页 |
·自然环境子系统指标体系筛选 | 第89-90页 |
·社会发展子系统指标体系筛选 | 第90-91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指标权重计算 | 第91-102页 |
·重庆市环境畜禽养殖承载力分析 | 第102-106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系统理想状态确定 | 第102-103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要素分析 | 第103-105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计算 | 第105-106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 | 第106-109页 |
·预警指标拟合分析 | 第106-107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稳定性分析 | 第107-108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预警设置 | 第108-109页 |
·重庆市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调控措施 | 第109-111页 |
·合理规划产业发展,优化产业调整 | 第109-110页 |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资源约束下充分发展 | 第110-111页 |
·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实施环境治理 | 第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主要结论 | 第113-114页 |
·研究展望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5页 |
附录 | 第125-126页 |
附录A:作者简介 | 第125页 |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5-126页 |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6页 |
附录D:攻读学位期间负责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126页 |
附录E: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