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31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5-18页 |
·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亟需解决 | 第15-17页 |
·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巨大,融资方式单一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8-20页 |
·拓展公共物品的融资理论 | 第18-20页 |
·深化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20-24页 |
·丰富保障房融资的研究成果 | 第21页 |
·解决目前保障房资金困境 | 第21-22页 |
·提供优质金融产品 | 第22-24页 |
·形成健康可持续的保障房运行模式 | 第24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24-28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27-28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8页 |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28-31页 |
·研究难点 | 第28-29页 |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9-31页 |
第2章 保障房基金文献综述 | 第31-47页 |
·保障房制度建设及经济效应研究现状述评 | 第31-37页 |
·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建设 | 第31-35页 |
·保障性住房经济效应分析 | 第35-37页 |
·保障房融资方式及资金缺口计算研究现状评述 | 第37-41页 |
·保障房融资方式研究现状评述 | 第37-40页 |
·保障房资金缺口研究现状评述 | 第40-41页 |
·房地产信托基金研究现状评述 | 第41-47页 |
·REITs 市场形成过程 | 第41页 |
·REITs 与房地产企业筹资优化 | 第41-42页 |
·REITs 高红利派发政策原因 | 第42-43页 |
·REITs 资本结构安排 | 第43-44页 |
·中国引进 REITs 的建议及政策安排 | 第44-47页 |
第3章 保障性住房融资原理及产权分析 | 第47-75页 |
·公共物品产权 | 第47-65页 |
·公共物品概述 | 第47-54页 |
·公共物品融资及公私合作制 | 第54-59页 |
·公私合作制不同模式的产权作用方式 | 第59-65页 |
·保障房建设中的产权划分及转移 | 第65-71页 |
·保障性住房内涵 | 第65-66页 |
·我国保障性住房概念的外延 | 第66-67页 |
·保障房产权分析 | 第67-71页 |
·保障房融资模式选择及案例 | 第71-75页 |
第4章 保障房基金的融资规模 | 第75-113页 |
·保障性住房的最优规模 | 第75-92页 |
·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角度 | 第75-76页 |
·基于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76-82页 |
·基于财富效应的保障房最优覆盖率分析 | 第82-92页 |
·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现状 | 第92-105页 |
·保障房建设计划及执行情况 | 第92-93页 |
·保障房资金政策安排 | 第93-103页 |
·2012 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情况 | 第103-105页 |
·保障性住房融资缺口预测 | 第105-113页 |
·2012 年资金需求测算 | 第105-106页 |
·2013 年资金需求测算 | 第106-107页 |
·2013-2015 年保障房建设与投资预测 | 第107-113页 |
第5章 保障房基金的融资安排 | 第113-132页 |
·设立保障房基金的意义 | 第113-117页 |
·维持保障房供给规模 | 第113-114页 |
·降低地方政府负债和盘活存量资产 | 第114-115页 |
·转变政府在保障房管理中的角色 | 第115页 |
·监管和补贴定位更精准 | 第115页 |
·开拓房地产企业融资途径和增加投资品种 | 第115-117页 |
·设立保障房基金的可行性 | 第117-119页 |
·保障性住房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 第117页 |
·国家政策支持及法律完善 | 第117-118页 |
·国际经验指导 | 第118-119页 |
·各类保障房资金回流测算 | 第119-124页 |
·公租房资金回流测算 | 第119-120页 |
·廉租房资金回流测算 | 第120页 |
·经适房、两限房及棚户区改造资金回流测算 | 第120-124页 |
·目前房地产基金结构安排 | 第124-129页 |
·契约制 REITs 的组织模式 | 第124-125页 |
·公司型 REITs 的组织结构 | 第125-126页 |
·有限合伙制 REITs 的组织模式 | 第126-128页 |
·三类 REITs 的比较 | 第128-129页 |
·保障房基金结构安排 | 第129-132页 |
·保障房基金组织形式选择 | 第129-130页 |
·保障房基金的投资要求 | 第130-132页 |
第6章 建立保障房基金的政策建议 | 第132-139页 |
·制度建设 | 第132-134页 |
·细化土地产权制度 | 第132-133页 |
·设立保障房基金投资及资金监管制度 | 第133页 |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 第133-134页 |
·完善产品标准化和上市流通制度 | 第134页 |
·法律及法规体系建设 | 第134-136页 |
·法律法规约束范围 | 第134-135页 |
·立法原则 | 第135-136页 |
·税收优惠 | 第136页 |
·市场培育 | 第136-137页 |
·市场意识培育 | 第136页 |
·REITs 交易市场培育 | 第136-137页 |
·机构投资者培育 | 第137页 |
·专业机构及人才培养 | 第137-139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39-141页 |
·主要结论 | 第139-140页 |
·发展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 | 第139页 |
·我国建立保障性住房基金融资安排条件充分 | 第139-140页 |
·保障性住房基金的结构选择 | 第140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140-141页 |
图表索引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