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以色列基布兹社会发展模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1页 |
(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以色列基布兹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简介 | 第14-17页 |
一、以色列基布兹社会发展模式简介 | 第14-15页 |
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简介 | 第15-17页 |
第三章 以色列基布兹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的理论来源 | 第17-25页 |
一、以色列基布兹社会发展模式理论来源 | 第17-21页 |
(一)犹太复国主义 | 第17-18页 |
(二)空想社会主义 | 第18-21页 |
(三)大卫·戈登的“劳动互助论” | 第21页 |
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理论来源 | 第21-25页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第22-23页 |
(二)科学发展观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以色列基布兹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的政治因素分析 | 第25-37页 |
一、以色列基布兹社会发展模式的政治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一)政局与政策 | 第25-26页 |
(二)领导集体 | 第26-27页 |
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的政治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一)政局与政策 | 第27-28页 |
(二)领导集体 | 第28-29页 |
三、分析二者政治因素异同 | 第29-37页 |
(一)二者政治因素的相同之处 | 第29-33页 |
(二)二者政治因素的不同之处 | 第33-37页 |
第五章 以色列基布兹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的经济因素分析 | 第37-46页 |
一、以色列基布兹社会发展模式的经济因素分析 | 第37-40页 |
(一)发展道路 | 第37-38页 |
(二)经营方式 | 第38-39页 |
(三)分配方式 | 第39-40页 |
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的经济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一)发展道路 | 第40-41页 |
(二)经营方式 | 第41-42页 |
(三)分配方式 | 第42-43页 |
三、分析二者经济因素异同 | 第43-46页 |
(一)二者经济因素的相同之处 | 第43-44页 |
(二)二者经济因素的不同之处 | 第44-46页 |
第六章 以色列基布兹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的文化因素分析 | 第46-55页 |
一、以色列基布兹社会发展模式的文化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一)集体价值 | 第46-47页 |
(二)平等共济 | 第47-48页 |
(三)务实 | 第48-49页 |
(四)劳动 | 第49页 |
二、中国华西村社会发展模式的文化因素分析 | 第49-52页 |
(一)人本文化 | 第49-50页 |
(二)大同文化 | 第50-51页 |
(三)制度文化 | 第51-52页 |
(四)特色文化 | 第52页 |
三、分析二者文化因素异同 | 第52-55页 |
(一)二者文化因素的相同之处 | 第52-53页 |
(二)二者文化因素的不同之处 | 第53-5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5-63页 |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政治建设 | 第55-59页 |
(一)加强党的领导 | 第55-56页 |
(二)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 第56-58页 |
(三)完善基层民主建设 | 第58-59页 |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经济发展 | 第59-61页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文化建设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