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 第15-20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5-18页 |
| ·综合评价模型 | 第18-20页 |
| 第2章 稻米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基础理论 | 第20-25页 |
|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国际竞争力的涵义 | 第20页 |
| ·稻米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1-25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1-22页 |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 ·稻米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 第3章 辽宁省稻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状况分析 | 第25-33页 |
| ·辽宁省稻米生产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 ·辽宁省稻米消费情况 | 第28-30页 |
| ·辽宁省稻米国内贸易情况 | 第30-31页 |
| ·辽宁省稻米国际贸易情况 | 第31-33页 |
| 第4章 辽宁省稻米产业显示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第33-39页 |
| ·辽宁稻米产业生产能力的国际比较 | 第33-36页 |
| ·单产水平 | 第34-35页 |
| ·劳动生产率 | 第35-36页 |
| ·市场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第36-39页 |
| 第5章 辽宁省稻米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系统分析 | 第39-47页 |
| ·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比较 | 第39-43页 |
| ·稻米的生产成本 | 第39-41页 |
| ·稻米出口价格 | 第41-43页 |
| ·稻米质量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 第43-47页 |
| ·稻米品质 | 第43-45页 |
| ·稻米安全性 | 第45-46页 |
| ·稻米品牌竞争力 | 第46-47页 |
| 第6章 辽宁省稻米产业要素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第47-57页 |
| ·稻米自然资源竞争力 | 第47-49页 |
| ·人力资本竞争力 | 第49-52页 |
| ·技术竞争力 | 第52-54页 |
| ·基础设施的竞争力 | 第54-57页 |
| 第7章 辽宁省稻米产业环境竞争力分析 | 第57-62页 |
| ·相关产业竞争力 | 第57-59页 |
| ·农资部门竞争力 | 第57-58页 |
| ·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 | 第58页 |
| ·社会化服务水平 | 第58-59页 |
| ·市场环境竞争力 | 第59页 |
| ·政策环境竞争力 | 第59-62页 |
| 第8章 辽宁省稻米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62-66页 |
| ·稻米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 第62-63页 |
| ·稻米产业显示竞争力 | 第63页 |
| ·稻米产业产品竞争力 | 第63-64页 |
| ·稻米产业要素竞争力 | 第64-65页 |
| ·稻米产业环境竞争力 | 第65-66页 |
| 第九章 提升辽宁稻米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66-69页 |
| ·加强水田基础设施建设 | 第66页 |
| ·推广节水型稻作技术 | 第66-67页 |
| ·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稻米产业科技创新 | 第67页 |
| ·建立新型的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北方杂交粳稻的育种和推广应用 | 第67页 |
| ·做大做强稻米加工企业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67-68页 |
| ·建立和完善农民经合组织,促进土地流转,实现水稻生产规模化 | 第68页 |
| ·推进水稻产业化进程 | 第68页 |
| ·加大财政和金融扶持力度 | 第68页 |
| ·加强稻米国际贸易政策指导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