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中的社工介入研究--基于苏州市金塘社区“低龄助高龄”项目的调研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一、 选题背景第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10页
 三、 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二)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4页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低龄助高龄”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第16-20页
 一、 理论基础第16-17页
  (一) 老年活动理论第16页
  (二) 团体动力学理论第16-17页
  (三) 社会学习理论第17页
 二、 价值理念第17-18页
 三、 社会工作方法第18-20页
  (一) 小组工作方法第18-19页
  (二) 社区工作方法第19-20页
第三章 金塘社区“低龄助高龄”项目的形成和发展第20-25页
 一、 社区状况第20页
 二、 志愿者队伍的形成第20-22页
  (一) 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基础第20-21页
  (二) 金塘“社区爱心养老院”第21-22页
  (三) 低龄志愿者和高龄老人的现实需求第22页
 三、 “低龄助高龄”项目申请和开展过程第22-25页
  (一) 申请过程第22-24页
  (二) 项目开展过程第24-25页
第四章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金塘社区“低龄助高龄”项目评析第25-30页
 一、 “低龄助高龄”养老志愿服务的现状第25-26页
  (一) 多方参与,共建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团队第25页
  (二) 多方协商,从项目受益者的现实角度出发第25-26页
 二、 “低龄助高龄”养老志愿服务的评估分析第26-28页
  (一) 数据分析第26-27页
  (二) 观察研究第27-28页
 三、 “低龄助高龄”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第28-30页
  (一) 低龄志愿者的专业技能不足第28页
  (二) 低龄志愿者的团队建设不强第28-29页
  (三) 低龄志愿者的服务持续性问题第29-30页
第五章 “低龄助高龄”项目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第30-39页
 一、 社工介入的目标第30-31页
  (一) 行动系统—社区的介入目标第30-31页
  (二) 案主系统—志愿者的介入目标第31页
  (三) 目标系统—服务对象的介入目标第31页
 二、 社工介入的角色定位第31-33页
  (一) 服务提供者第32页
  (二) 支持者第32页
  (三) 倡导者第32-33页
  (四) 管理者第33页
 三、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第33-39页
  (一) 活动方案第33-35页
  (二) 小组活动实施过程第35-39页
第六章 社会工作介入“低龄助高龄”项目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第39-45页
 一、 面临的困境第39-41页
  (一) 低龄志愿者的参与意识不强第39-40页
  (二) 低龄志愿者的“小团体”现象严重第40页
  (三) 低龄志愿者的服务动力主要源于社区领导的号召第40-41页
  (四) 资金支持的力度较弱第41页
 二、 解决困境的对策第41-45页
  (一) 全面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第41-42页
  (二) 加强志愿者技能建设,推进志愿者队伍的机制建设第42页
  (三) 积极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探索社工指导下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第42-43页
  (四) 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的资金,提高筹集资金的能力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8-49页
附录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与发展对策探讨--以苏州市为例
下一篇:增能理论视角下智障人士就业援助研究--以苏州市喜憨茶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