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四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国梦”概述 | 第17-22页 |
一 中国梦的定义 | 第17-19页 |
(一) 中国梦内涵 | 第17-18页 |
(二) 中国梦特征 | 第18-19页 |
二 中国梦的历史与未来 | 第19-20页 |
(一) 百年独立梦 | 第19页 |
(二) 百年富强梦 | 第19-20页 |
(三) 终极共产梦 | 第20页 |
三 中西方对比分析 | 第20-22页 |
(一) 中国梦与美国梦 | 第20-21页 |
(二) 中国梦与欧洲梦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中国梦”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2-34页 |
一 “中国梦”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 第22-23页 |
(一) 系统性原则 | 第22页 |
(二) 可比性原则 | 第22页 |
(三) 代表性原则 | 第22-23页 |
(四) 可行性原则 | 第23页 |
二 “中国梦”综合评价模型的内容 | 第23-34页 |
(一) 综合评价模型中指标的确定 | 第23-26页 |
(二) 综合评价模型中目标的确定 | 第26-34页 |
第四章 “中国梦”实现程度分析 | 第34-52页 |
一 综合评价方法 | 第34-41页 |
(一) 线性的无量纲化方法 | 第34-36页 |
(二) 主客观综合的权重确定方法 | 第36-40页 |
(三) 实现程度的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四) 中国梦实现程度的具体计算过程 | 第41页 |
二 评估结果及其分析 | 第41-47页 |
(一) 总体指标不断提升 | 第42-43页 |
(二) 五方面指标的增长趋势不一致 | 第43-45页 |
(三) “四化”指标同步性不断增强 | 第45-46页 |
(四) 单个指标实现程度在数值和程度上均有较大差异 | 第46-47页 |
三 政策建议 | 第47-52页 |
(一) 分步优化产业结构 | 第48页 |
(二) 监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第48-49页 |
(三) 从四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现代化 | 第49页 |
(四) 多维度的措施保障社会稳定 | 第49-50页 |
(五) 公平的配置教育资源 | 第50页 |
(六) 增加军事信息化方面的投入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一:国内小康社会评价体系 | 第56-58页 |
附录二:国内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58-60页 |
附录三:各类收入国家统计量汇总 | 第60-79页 |
附录四:各层次指标的实现程度汇总 | 第79-81页 |
后记 | 第81-82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汇总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