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导波光学的研究新进展 | 第10-12页 |
·光波导在集成光学中的应用 | 第10页 |
·光波导的分类 | 第10-12页 |
·光波导放大器的发展与分类 | 第12-13页 |
·光波导放大器的发展 | 第12页 |
·光波导放大器的分类 | 第12-13页 |
·铌酸锂波导放大器 | 第13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意义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光波导理论 | 第16-39页 |
·光波基本方程 | 第16-21页 |
·麦克斯韦方程 | 第16-17页 |
·物质方程 | 第17页 |
·波动方程 | 第17-19页 |
·电磁场边界条件 | 第19-20页 |
·坡印亭矢量 | 第20-21页 |
·平板波导的电磁理论 | 第21-28页 |
·平板波导的波动方程 | 第21-23页 |
·TE 导模 | 第23-26页 |
·TM 导模 | 第26-27页 |
·波导的归一化参数 | 第27-28页 |
·矩形介质波导 | 第28-38页 |
·马卡提里近似解析法[38] | 第29-36页 |
·有效折射率法[39] | 第36-38页 |
·本章总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Ti:Mg:Er:LiN603光波导 | 第39-54页 |
·金属在铌酸锂晶体上扩散理论 | 第39-44页 |
·菲克第一定律 | 第39-40页 |
·菲克第二定律 | 第40-41页 |
·固体扩散机制 | 第41-42页 |
·Mg 在铌酸锂晶体中的扩散 | 第42-43页 |
·Er 在铌酸锂晶体中的扩散 | 第43-44页 |
·钛扩散光波导 | 第44-48页 |
·金属热扩散铌酸锂波导简介 | 第44-45页 |
·平面式波导扩散理论 | 第45-47页 |
·条型波导扩散理论 | 第47-48页 |
·钛扩散波导折射率模型 | 第48-50页 |
·折射率的测量 | 第50-51页 |
·单模波导模拟及设计 | 第51-53页 |
·本章总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VTE方法制备不同组分MgO:LiN603晶体 | 第54-73页 |
·VTE 理论模型 | 第55-60页 |
·富锂VTE | 第55-58页 |
·富锂VTE 技术实施方法 | 第58-59页 |
·缺锂VTE | 第59-60页 |
·铌酸锂晶体组分的表征方法 | 第60-63页 |
·测量UV 吸收边 | 第60-62页 |
·测量双折射[88][89] | 第62-63页 |
·VTE 制备不同组分MgO:LiNb0_3晶片 | 第63-72页 |
·缺锂Mg:LiNb0_3晶片的制备及组分的表征 | 第63-65页 |
·晶体组分与吸收边(OAE)的定量关系 | 第65-67页 |
·晶相 | 第67-68页 |
·缺锂VTE 对OH-谱和光损伤阈值的影响 | 第68-71页 |
·抗光折变特性的恢复 | 第71-72页 |
·本章总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NS Ti:Mg:Er:LiNb0_3波导放大器的制作与表征 | 第73-96页 |
·NS Ti:Mg:Er:LiNb0_3条型波导的制作 | 第74-77页 |
·局域Er 掺杂 | 第74-75页 |
·Ti/Mg 预扩散 | 第75-76页 |
·富锂VTE 后处理 | 第76-77页 |
·波导性能表征 | 第77-83页 |
·波导的损耗 | 第77-81页 |
·波导抗光折变特性和放大特性 | 第81-83页 |
·组分、Er/Mg 掺杂浓度以及晶相的表征 | 第83-95页 |
·NS Ti:Mg:Er:LiNb0_3波导区域的组分 | 第83-84页 |
·波导区域离子分布 | 第84-93页 |
·波导区域的晶相 | 第93页 |
·折射率分布模型 | 第93-95页 |
·本章总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NS Ti:Mg:Er:LiNb0_3波导放大特性数值分析 | 第96-119页 |
·理论模型及数值分析方法 | 第96-101页 |
·LiNb0_3晶体中Er~(3+)能级结构图 | 第97-99页 |
·速率方程 | 第99-100页 |
·传输方程 | 第100-101页 |
·数值分析方法 | 第101页 |
·关键参数的确定 | 第101-107页 |
·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 | 第101-105页 |
·Er 粒子浓度分布 | 第105-106页 |
·模场强度分布 | 第106-107页 |
·泵浦功率的演化及信号光增益曲线 | 第107-118页 |
·980 nm光泵浦模型计算 | 第108-113页 |
·1480 nm光泵浦模型计算 | 第113-118页 |
·本章总结 | 第118-119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