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铁道车辆高速化带来的问题 | 第9-11页 |
·机车车辆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1-13页 |
·油压减振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抗蛇行油压减振器阻尼系统的原理 | 第17-24页 |
·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结构介绍 | 第17-18页 |
·抗蛇行油压减振器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油压减振器阻尼系统特性模型 | 第19-22页 |
·油压减振器实现拉伸和压缩减振 | 第19-20页 |
·油压减振器实现线性阻尼 | 第20-22页 |
·抗蛇行油压减振器阻尼系统的优化目标 | 第22-24页 |
·油压减振器技术优化目标 | 第22-23页 |
·油压减振器经济优化目标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抗蛇行油压减振器阻尼系统的仿真建模 | 第24-36页 |
·Matlab/simulink建模理论方法与特点 | 第24页 |
·减振器油液特性仿真建模 | 第24-27页 |
·压力缸内液压油粘性 | 第24-25页 |
·压力缸内液压油密度 | 第25-26页 |
·压力缸内液压油弹性 | 第26-27页 |
·油压减振器液压油流量损失的仿真建模 | 第27-29页 |
·油液的压缩变形产生体积亏损 | 第27-28页 |
·油液的泄露引起的流量亏损 | 第28-29页 |
·油压减振器弹簧-阻尼系统数学模型 | 第29-36页 |
·减振器的物理抽象图形表示 | 第29-30页 |
·减振器的力与速度特性 | 第30-34页 |
·减振器的系统动态工作流量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抗蛇行油压减振器仿真分析 | 第36-57页 |
·油液参数仿真 | 第36-44页 |
·油液参数的仿真 | 第36-41页 |
·油液特性参数影响程度分析 | 第41-44页 |
·减振器F-v与F-S特性的仿真 | 第44-46页 |
·减振器参数对其影响程度的分析 | 第46-52页 |
·油温对减振器F-S的影响 | 第46-48页 |
·活塞刚度与油液空气含量对阻尼性能影响 | 第48-50页 |
·安装间隙量值的大小的影响 | 第50-52页 |
·仿真结果的试验验证 | 第52-55页 |
·选取减振器试验台 | 第52-53页 |
·减振器F-S特性的验证 | 第53-55页 |
·列车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减振器特性预测 | 第55-57页 |
·列车在低速通过曲线时减振器特性 | 第55页 |
·列车在高速直线行驶时减振器特性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油压减振器的正交优化 | 第57-75页 |
·交试验的理论基础 | 第57页 |
·对数据进行正交试验常用方法 | 第57-59页 |
·单指标正交试验分析方法 | 第58页 |
·多个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 | 第58-59页 |
·两种正交分析法的比较 | 第59页 |
·正交试验设计思想 | 第59-62页 |
·试验水平表的制定 | 第60页 |
·交优化采用的方案 | 第60-62页 |
·油压减振器动力学性能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62-74页 |
·机车平稳性仿真结果 | 第62页 |
·机车平稳性仿真结果的极差分析 | 第62-63页 |
·机车平稳性仿真结果的方差分析 | 第63-67页 |
·选取不同优化目标的试验结果 | 第67-73页 |
·正交试验优化组合方案 | 第73-74页 |
·优化分析总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