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漂浮型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冷冻干燥技术 | 第14-18页 |
·冷冻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冷冻干燥法制备 TiO_2多孔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20-22页 |
·化学试剂及材料 | 第20-21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材料表征方法 | 第22页 |
·晶相结构分析 | 第22页 |
·表面元素及基团的分析 | 第22页 |
·孔结构分析 | 第22页 |
·表观形貌分析 | 第22页 |
·光催化活性评价方法 | 第22-27页 |
·模型污染物的选择 | 第22-24页 |
·模型污染物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4-25页 |
·光催化评价方法 | 第25-27页 |
第3章 漂浮型分级孔 TiO_2陶瓷光催化剂 | 第27-46页 |
·引言 | 第27页 |
·漂浮型分级孔 TiO_2陶瓷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漂浮型分级孔 TiO_2陶瓷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28-36页 |
·晶相分析 | 第28-30页 |
·表面元素及基团分析 | 第30-32页 |
·孔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形貌分析 | 第34-36页 |
·漂浮型分级孔 TiO_2陶瓷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36-44页 |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循环使用 | 第41-42页 |
·不同污染物的影响 | 第42-43页 |
·作用机制研究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漂浮型分级孔 SiO_2/TiO_2陶瓷光催化剂 | 第46-64页 |
·引言 | 第46页 |
·漂浮型分级孔 SiO_2/TiO_2分级孔陶瓷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46页 |
·漂浮型分级孔 SiO_2/TiO_2陶瓷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46-56页 |
·晶相分析 | 第46-48页 |
·表面元素及基团分析 | 第48-51页 |
·孔结构分析 | 第51-54页 |
·形貌分析 | 第54-56页 |
·漂浮型分级孔 SiO_2/TiO_2陶瓷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56-62页 |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第59-60页 |
·循环使用 | 第60-61页 |
·不同污染物的影响 | 第61-62页 |
·作用机制研究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漂浮型多孔晶态 TiO_2陶瓷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64-72页 |
·引言 | 第64页 |
·漂浮型分级孔 TiO_2陶瓷光催化剂应用于连续流浅池型光催化反应器 | 第64-67页 |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第66页 |
·不同污染物的影响 | 第66-67页 |
·漂浮型分级孔 SiO_2/TiO_2光催化剂应用于连续流浅池型光催化反应器 | 第67-70页 |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7-68页 |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第68-69页 |
·不同污染物的影响 | 第69-70页 |
·漂浮型分级孔陶瓷光催化降解模拟染料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