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钴铟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其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引言第10-11页
   ·氢氧化钴的概述第11-15页
     ·氢氧化钴的性质第11-12页
     ·氢氧化钴合成方法第12-14页
     ·氢氧化钴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氢氧化铟的概述第15-17页
     ·氢氧化铟的性质第15页
     ·氢氧化铟合成方法第15-16页
     ·氢氧化铟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氧化石墨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氧化石墨的制备方法第17-18页
     ·氧化石墨的结构和性能第18页
     ·无机物/氧化石墨插层复合物的制备第18-19页
     ·氧化石墨的应用第19-20页
   ·气敏传感器第20-21页
     ·气敏传感器的分类第20-21页
     ·气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1页
   ·超级电容器第21-22页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第21-22页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第22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22-23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第24-30页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第24-25页
     ·实验试剂第24-25页
     ·实验仪器第25页
   ·表征方法及原理第25-27页
     ·广角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25-2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6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6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26页
     ·比表面积测试(BET)第26-27页
   ·气敏性能测试第27-28页
   ·电化学测试第28-30页
     ·循环伏安测试(CV)第28页
     ·交流阻抗谱图测试(EIS)第28-29页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29-30页
第3章 Co(OH)_2/In(OH)_3 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30-61页
   ·引言第30-31页
   ·实验部分第31页
     ·Co(OH)_2/In(OH)_3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1页
     ·Co(OH)_2/In(OH)_3 复合材料气敏元件的制备第31页
     ·Co(OH)_2/In(OH)_3 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59页
     ·Co(OH)_2/In(OH)_3 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分析第32-45页
     ·Co(OH)_2/In(OH)_3 复合材料的 NO_x气敏性测试第45-55页
     ·Co(OH)_2/In(OH)_3 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第5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Co(OH)_2/In(OH)_3/GO 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61-91页
   ·引言第61-62页
   ·实验部分第62-63页
     ·Co(OH)_2/In(OH)_3/GO 复合材料的合成第62页
     ·Co(OH)_2/In(OH)_3/GO 复合材料气敏元件的制备第62-63页
     ·Co(OH)_2/In(OH)_3/GO 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第63页
   ·结果和讨论第63-89页
     ·Co(OH)_2/In(OH)_3/GO 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分析第63-76页
     ·Co(OH)_2/In(OH)_3/GO 复合材料的 NO_x气敏性能研究第76-83页
     ·Co(OH)_2/In(OH)_3/GO 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第83-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结论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香磺酸铅配位聚合物的组装与性质研究
下一篇:漂浮型多孔晶态TiO2陶瓷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