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论文--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论文

大莎草的光合模式鉴定及C3/C4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7页
   ·C_4光合作用的发现第12页
   ·C_4光合作用概述第12-14页
   ·C_4光合作用的优势第14-16页
   ·植物光合类型的多样性第16-19页
   ·C_4光合作用的演化第19-23页
     ·C_4光合作用的演化谱系第19页
     ·C_4光合作用的进化动力第19-21页
     ·C_4光合作用的进化路径第21-23页
   ·C_4光合关键酶基因在C_3植物中的转化第23-25页
     ·C_4循环酶类在C_3植物中的作用第23-24页
     ·M细胞特异性C_4酶的C_3转化第24页
     ·BS细胞特异性C_4酶的C_3转化第24-25页
     ·多基因转化第25页
   ·C_4光合模式植物的研究第25-26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第一章 不同生长环境下大莎草的光合模式鉴定第27-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大莎草的培养种植第27页
   ·大莎草石蜡组织切片制作第27-28页
   ·大莎草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测定第28页
   ·大莎草空心杆PEPC,NADP-ME,PPDK酶活性的测定第28-29页
   ·大莎草染色体观察计数第29-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不同生长环境下大莎草空心杆的解剖结构第31-32页
   ·稳定碳同位素特征第32-33页
   ·大莎草C_4光合循环酶活性第33-34页
   ·染色体观察计数第34-35页
 3 讨论第35-37页
   ·大莎草的光合模式分析第35页
   ·大莎草的研究价值第35-36页
   ·染色体观察计数第36-37页
第二章 大莎草C_3/C_4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研究第37-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51页
   ·水稻材料第37页
   ·菌株、载体及目的基因第37页
   ·利用RACE获得大莎草的全长cDNA序列第37-40页
   ·载体构建第40-41页
     ·干涉载体的构建第40页
     ·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0-41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41页
   ·转化植株的分子检测第41-43页
     ·T_0代转化植株的阳性检测第41-42页
     ·T_0代转化植株的拷贝数检测第42-43页
   ·T_0代单拷贝转化植株的表达量检测第43-51页
     ·水稻总RNA抽提第43-44页
     ·RNA反转录第44-45页
     ·实时定量(Real-time)PCR表达量检测第45-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64页
   ·dsOSA1-dsOSA9系列T_0代转化植株的阳性检测第51页
   ·dsOSA1-dsOSA9系列T_0代转化植株的Southern blotting检测第51-54页
   ·dsOSA1-dsOSA9系列T_0代转化植株的表达量分析第54-56页
   ·利用RACE得到的大莎草cDNA的5’和3’末端序列第56-61页
   ·大莎草全长CDS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第61页
   ·OE2、OE5 T_0代转化植株的阳性检测第61页
   ·OE2、OE5 T_0代转化植株的Southern blotting检测第61-62页
   ·OE2、OE5 T_0代转化植株的表达量分析第62-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第64页
   ·转基因植株的拷贝数检测第64-65页
   ·利用dsRNAi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附录第74-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BAT1基因负调控ABA合成和淀粉积累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芸薹属ASY1基因的克隆及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