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写作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关于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内涵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重要性研究 | 第12-14页 |
·对于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建立的制度模式 | 第14页 |
·对于如何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整合 | 第14-16页 |
·评述 | 第16-17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的含义及意义 | 第18页 |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公平效率理论 | 第18-19页 |
·合作收益理论 | 第19-20页 |
·新国家主义思想 | 第20-21页 |
·多源流理论模型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西部地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概述 | 第22-25页 |
·宝鸡市现行养老保险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宝鸡市城乡居民养老概况 | 第25-26页 |
·宝鸡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概况 | 第26-28页 |
·评述及“碎片化”产生的原因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宝鸡市构建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的可行性分析与现行制度评估 | 第30-38页 |
·宝鸡市构建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的环境分析 | 第30-33页 |
·社会因素 | 第30-31页 |
·财政因素 | 第31-32页 |
·民意因素 | 第32页 |
·基于多源流模型的讨论 | 第32-33页 |
·宝鸡市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分析 | 第33-35页 |
·宝鸡市城乡统筹养老保险需求水平分析 | 第33-34页 |
·宝鸡市城乡统筹养老保险供给能力分析 | 第34-35页 |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的经验 | 第35-38页 |
·国外经验(德国、日本、智利) | 第35-36页 |
·国内经验(北京、成都、东莞)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宝鸡市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的构建 | 第38-42页 |
·构建原则 | 第38-39页 |
·构建统筹养老保险的战略步骤 | 第39-40页 |
·宝鸡市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 | 第40-42页 |
第六章 构建西部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设想——基于宝鸡市的构建启示 | 第42-51页 |
·构建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环境分析 | 第42-44页 |
·政治角度 | 第42-43页 |
·政策角度 | 第43-44页 |
·民意角度 | 第44页 |
·构建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措施 | 第44-49页 |
·总原则:明确任务,分步到位,逐步发展 | 第45-46页 |
·完善基金管理模式,构筑城乡统筹制度基础 | 第46-47页 |
·缩小各行业及各群体间的养老保险待遇差距 | 第47-48页 |
·进一步拓展多层次养老模式建设 | 第48-49页 |
·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的远景 | 第49页 |
·讨论及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