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1 医学模式的概念和发展状况 | 第8-9页 |
| 2 《内经》中的“天-地-人”三才环境医学观 | 第9-10页 |
| ·三才之义与源 | 第9-10页 |
| ·三才环境医学观在《内经》中的体现 | 第10页 |
| 3 “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在《内经》中的体现 | 第10-20页 |
| ·“天”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第10-13页 |
| ·四时环境对人体情志活动的影响 | 第11页 |
| ·四时环境对人体气血经脉变化的影响 | 第11-12页 |
| ·四时环境对人体体液调节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四时环境对脏腑功能活动的影响 | 第13页 |
| ·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第13页 |
| ·“天”环境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 第13-17页 |
| ·四时环境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六淫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 第14-16页 |
| ·昼夜变化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天”环境在治疗中的运用 | 第17-18页 |
| ·利用四时环境开展治疗 | 第17-18页 |
| ·利用昼夜环境开展治疗 | 第18页 |
| ·“天”环境在养生中运用 | 第18-20页 |
| 4 “地”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在《内经》中的体现 | 第20-25页 |
| ·不同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第20-21页 |
| ·体质差异 | 第20页 |
| ·长寿度 | 第20-21页 |
| ·不同地域环境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地”环境在治疗中的运用 | 第22-24页 |
| ·不同地域环境对道地药材形成的影响 | 第24-25页 |
| 5 “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在《内经》中的体现 | 第25-29页 |
| ·《内经》对“人”环境的分类 | 第25页 |
|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划分的社会环境 | 第25页 |
| ·根据不同社会地位划分的社会环境 | 第25页 |
| ·“人”环境对体质和发病的影响 | 第25-27页 |
| ·“人”环境在诊断中的运用 | 第27页 |
| ·“人”环境在治疗中的运用 | 第27-29页 |
| ·根据不同社会环境采用不同治疗手段 | 第27-28页 |
| ·运用心理因素进行治疗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0页 |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34-36页 |
| 文献综述 | 第36-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