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产品认证行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与坏账风险控制

摘要第1-8页
1 引言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0页
   ·本文结构及创新之处第10-11页
2 产品认证行业的现状及特点第11-17页
   ·产品认证行业的简介第11-12页
     ·产品认证行业的历史第11页
     ·产品认证行业的现状第11-12页
   ·产品认证的方式第12-14页
     ·产品认证的一般方式第12-13页
     ·强制性产品认证第13-14页
     ·自愿性产品认证第14页
   ·产品认证行业的特点第14-17页
     ·产品认证行业的特点第14-15页
       ·产品认证行业是技术服务行业,但同时具有实物载体的特征第14-15页
       ·产品认证行业是新兴行业,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第15页
     ·产品认证收费的特点第15-17页
       ·收费金额的确定和收取处在认证流程的中间环节第15-16页
       ·产品认证的认证费与产品的利润率不成正比第16-17页
3 应收账款和坏账的关系第17-20页
   ·应收账款的概念第17-18页
   ·坏账的概念第18-19页
   ·产品认证行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与坏账确认现状第19-20页
     ·认证机构与申请企业对于认证费用认定范围尚存在差异第19页
     ·某些认证机构尚未设立坏账准备科目第19-20页
4 产品认证行业的应收账款现状分析—以某认证机构的家电类产品认证为例第20-24页
   ·应收账款余额情况第20页
   ·应收账款账龄情况第20-21页
   ·应收账款在不同规模企业中的体现第21-24页
     ·大规模家电企业在产品认证中的应收账款情况第21-22页
       ·大规模家电认证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第21页
       ·大规模家电认证企业近年应收账款状况第21-22页
     ·中等规模家电企业在产品认证中的应收账款情况第22页
       ·中等规模家电企业产品认证中应收账款的特点第22页
       ·中等规模家电企业近年产品认证中的应收账款状况第22页
     ·小规模家电企业在产品认证中的应收账款第22-24页
       ·小规模家电企业产品认证中的应收账款特点第22-23页
       ·小规模家电企业近年产品认证中的应收账款状况第23-24页
5 产品认证行业坏账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4-28页
   ·认证机构外部的原因第24-25页
     ·企业信用缺失第24-25页
     ·企业破产倒闭第25页
   ·认证机构内部的原因第25-28页
     ·认证机构与申请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合同制约第25-26页
     ·认证机构未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信用评估体系第26-27页
     ·认证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缺少经验借鉴第27-28页
6 产品认证行业应收账款管理与坏账风险控制设计第28-44页
   ·应收账款管理和坏账风险控制的原理第28-30页
     ·应收账款的坏账估计第28-29页
       ·余额百分比法第28页
       ·账龄分析法第28页
       ·销货百分比法第28-29页
     ·坏账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第29-30页
       ·风险回避第29页
       ·损失控制第29页
       ·风险转移第29-30页
       ·风险保留第30页
   ·其他行业和国外认证机构的成功经验第30-32页
     ·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第30-31页
     ·国外认证机构的成功经验第31-32页
   ·我国产品认证行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与坏账风险控制探讨第32-44页
     ·认证前端控制第34-37页
       ·优化认证流程第34页
       ·认证服务向前端延伸第34-35页
       ·建立完善的认证企业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第35-37页
     ·认证过程中控制第37-40页
       ·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监控第37-38页
       ·认证流程关键点控制第38页
       ·推行预收费制度第38-39页
       ·第三方介入的支付方式第39-40页
     ·认证结束后控制第40-44页
       ·加强应收账款的收款力度第40页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第40-41页
       ·与分支机构联手加强对企业的后续管理第41-42页
       ·坏账损失与部门业绩考核挂钩第42-44页
7 结论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手机分销企业营销策略研究--以国代商中邮普泰公司为例
下一篇:大连地区成人身体成分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