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研究综述第10-14页
     ·国内研究述评第10-13页
     ·国外研究述评第13-14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研究思路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5页
     ·研究中的重点第15页
     ·研究中的难点第15页
     ·创新点第15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8页
     ·关于毛泽东晚年时间段的界定第15-16页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第16-17页
     ·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中“革命”的含义第17-18页
第二章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演变轨迹第18-32页
   ·实现理想社会是毛泽东一生为之追求的目标第18-21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第21-28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起点:斯大林模式第22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初步实验:人民公社第22-23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基本上完成:《五七指示》第23-26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完善:1974 年理论问题指示和 1976 年 4 号文件第26-28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第28-32页
第三章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实践路径第32-48页
   ·“抓革命、促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第32-33页
   ·政治方面:坚持政治挂帅,用政治统帅经济,革命统帅生产第33-37页
     ·政治革命为实现理想社会“扫清道路”第34-35页
     ·政治革命是由“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第35-37页
   ·经济方面:生产关系的“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37-40页
     ·生产关系变革要提升公有制程度,保持社会主义经济的纯洁性第37-38页
     ·生产关系变革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第38-39页
     ·生产关系变革要调整分配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39-40页
   ·思想方面:思想革命要使“人的思想革命化”,达到“精神变物质”的目的第40-44页
     ·思想革命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第40-43页
     ·思想革命能保证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第43-44页
   ·对“抓革命、促生产”方针的评析第44-48页
第四章 对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反思第48-60页
   ·对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评析第48-52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第48-50页
     ·“抓革命、促生产”在实践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方针上的失误第50-51页
     ·毛泽东晚年的骄傲自满情绪第51-52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当代价值第52-60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理论价值第52-56页
     ·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实践价值第56-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轨迹与当代价值研究
下一篇:建国初期天津市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救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