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调解优先”司法政策下的法院调解异化现象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引言第13-2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3-17页
 二、 命题的设定第17-18页
 三、 行文结构说明第18-20页
第一章 “调解优先”司法政策的由来第20-59页
 一、 “调解优先”司法政策出台前的法院调解发展镜像第21-39页
  (一) 前司法改革时期的法院调解第21-30页
  (二) 司法改革初期的法院调解第30-39页
 二、 “调解优先”司法政策出台的成因研判第39-49页
  (一) 社会原子化:基础性原因力第39-41页
  (二) 政治形势:导向性原因力第41-42页
  (三) 司法改革失败:直接原因力第42-49页
 三、 “调解优先”司法政策的成型过程解读第49-59页
  (一) 萌蘖在犹疑中:2002-2004 年第49-53页
  (二) 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显山露水:2005-2007 年第53-54页
  (三) 从“调解优先”到“大调解”:2008 年至今第54-59页
第二章 “调解优先”司法政策下的法院调解异化表现与影响第59-83页
 一、 对审判活动正常秩序的扰乱第60-69页
  (一) 审判质效考核下的行为强制第60-62页
  (二) 形成的负面影响第62-69页
 二、 对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侵犯第69-76页
  (一) 对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侵犯第69-70页
  (二) 对当事人程序参与权的侵犯第70-72页
  (三) 对当事人程序救济权的侵犯第72-73页
  (四) 形成的负面影响第73-76页
 三、 对当事人实体性权利的侵犯第76-83页
  (一)强制化的实体权利处分第76-77页
  (二)对恶意调解现象的纵容第77-78页
  (三) 形成的负面影响第78-83页
第三章 法院调解异化现象引致的思考第83-112页
 一、司法改革中的“双重尺蠖效应”第83-107页
  (一)司法改革的“真问题”第83-97页
  (二) 调判关系的“理想图景”第97-104页
  (三) 告别制度建构中的“土冒进”与“洋冒进”第104-105页
  (四) 以自愿合法、事清责明原则羁束审判权第105-107页
 二、 遏制法院调解异化现象的制度作业第107-112页
  (一) 修正审判质效考核机制第107-108页
  (二) 明确先行调解、立案调解相关规范第108-109页
  (三) 保障程序可参与性第109-110页
  (四) 完善调解案件救济机制第110-112页
结语第112-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32页
附表第132-136页
致谢第136-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诱惑调查的证据效力问题研究
下一篇:环境侵权诉讼原告资格研究